目前分類:農林漁牧 (60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買到「套繪」農地不能蓋農舍 求償無門
記者徐白櫻、蔣繼平∕連線報導聯合報
別以為買了二分半農地就可以蓋農舍。高雄美濃羅姓農民廿年前買農地,近日申請興建農舍被打回票,原因是過去可用「未毗鄰農地」合併計算建蔽率,他買下的部分農地,已被前地主「借去蓋房子」,土地謄本註記「套繪管制」,不能再蓋農舍。

民國八十九年農業發展條例修正前,農地不限制土地大小,農舍建蔽率為百分之十。依據「台灣省申請自用農舍補充注意事項」規定,若是單筆土地用地不足,可使用同一人名下十公里範圍內未毗鄰農地合併計算。農發條例修正實施後,須面積兩分半(零點二五公頃)以上農地才能興建農舍。

高市朱姓農民兩年前花一千三百萬元購買四分農地,今年初向市府建管處請領建築執照,發現遭套繪。農地若無法興建農舍,價格少三成,退休規劃也被打亂。朱說,依買賣合約註記「若被套繪可無條件取消買賣」,但賣家推說錢已花光不願退還,申請調解三次仍無法解決。

「被朋友誤會真的很冤枉」,前高雄縣議員李雲廷說,廿幾年前購入一筆農地,四年前轉售友人,對方今年六月才發現買到套繪農地,非常不諒解,誤以為他存心欺瞞。

美濃地政士李瑞香表示,一年多前接獲客戶抱怨發現這個問題,陳情至今無法解決。早年建管單位未同步將農舍資料知會地政事務所,官方紀錄出現空窗期,才會衍生糾紛。

高雄市政府工務局在內政部督促下,從民國一0三年底開始著手清查,查出套繪管制土地集中在原高雄縣區域,目前約一萬八千多筆,美濃占八千兩百多筆,目前仍有旗山、杉林的農地資料尚未登錄。

據了解,全國各縣市都有類似問題,屏東縣政府城鄉發展處公安使用科科長陳炳鴻表示,縣府每年大約會收到兩百件土地變更使用執照的案件,其中約半數為解除套繪管制,換算來說每年約有一百筆到一百廿筆是跟套繪管制有關。

李雲廷認為,公部門橫向連繫不良,才導致地主權益受損。許多買賣已完成,衍生土地糾紛,農委會應不要再追套繪陳年老帳,讓爭議落幕。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無法納農保 宜蘭新農嘆不公

2017-11-01
 
 

盼改採實際務農所得認定

〔記者簡惠茹/宜蘭報導〕宜蘭縣新農的農民身分認定受阻礙,無法投保農民健康保險,也拿不到補助,自嘲是農業界「幽靈人口」,一群新農昨到員山鄉農會陳情,希望中央改採實際務農所得認定;縣府農業處允諾代為反映,朝修法方向解套。

農業處統計,全縣只有十%新農加入農會會員,換言之,九十%被排除在外,如果成為農會會員,不僅農保保費較低,並享有農業低利貸款。

幾年前移居宜蘭務農的綠黨中執委吳紹文說,這些年來,各縣市移入宜蘭的新農眾多,以員山鄉為例,估計超過百戶,人數兩百人起跳,他們卻因法令限制,農民身分認定有疑義,不能加入農會會員投保農保。

吳紹文說,新農加入農保面臨兩大門檻,必須符合「須持有自用地○.一公頃」或「承租地○.二公頃」,由於宜蘭農地價格高漲,○.一公頃就要兩百萬到三百萬元,新農根本買不起,另外,昔日的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政策,許多佃農透過租約取得耕作農地,現在有些地主擔心類似事件重演,害怕土地變別人的,不願意簽立租約。

新農從事農業工作,若加入農保,每月可少繳四百六十二元,農保生育、殘障、喪葬給付和津貼,甚至未來農民退休給付,新農完全拿不到,讓吳紹文等人大喊不公平。

吳紹文說,農保資格認定事涉中央職權,農會標榜是農民靠山,盼基層農會為新農發聲,幫他爭取權益,新農主張,農民資格改採實際務農所得認定,年收入超過二十六萬四千元即可加入農會會員,進而投保農保,所得證明採用販售農產收據(農民收據),佐以貨運宅配出貨單,由農會審查即可。

縣府:尋求替代方案或修法

縣府農業處長陳德星說,為消除地主出租農地的疑慮,縣府會找新農和老農媒合,由公部門出面協調,釋出更多閒置農地給新農耕種,讓地盡其用,至於農民資格認定,將向中央反映,尋求可行替代方案,或透過修法解決。

 
 
宜蘭許多新農是農業界的幽靈人口,無法加入農保,昨天前往農會陳情。(記者簡惠茹攝)

宜蘭許多新農是農業界的幽靈人口,無法加入農保,昨天前往農會陳情。(記者簡惠茹攝)

吳紹文指出,他們有實際務農所得證明,但還是無法加入農保。(記者簡惠茹攝)

吳紹文指出,他們有實際務農所得證明,但還是無法加入農保。(記者簡惠茹攝)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宜縣農業設施容許難過 綠營黨團建議縣府放寬審查

2017-10-24 15:18

〔記者林敬倫/宜蘭報導〕宜蘭縣的農地政策一直是爭議議題,近期民進黨宜蘭縣議會黨團向縣政府建議,依照法規農地的農舍加農業設施容許使用可達農地面積的40%,民眾依法申請,縣府卻常以合理性不足為由打回票,應該放寬審查標準;宜蘭縣政府回應,審查依據中央法令規定,只要符合規定就會核准,縣府審查一直都合法、合理。

  • 宜蘭縣的農地政策一直是爭議議題。(記者林敬倫攝)

    宜蘭縣的農地政策一直是爭議議題。(記者林敬倫攝)

依據中央的農業用地興建農舍及申請農業用地作農業設施容許使用審查辦法規定,農舍容許使用可達農地面積的10%,曬穀場、堆肥舍及農路等農業設施的容許使用可達農地面積的30%,也就是一塊農地有40%的面積可合法的申請填土使用。

民進黨宜蘭縣議會黨團近期向宜蘭縣政府建議審查標準應該放寬,黨團總召張秋明指出,許多議員接獲陳情,申請設置曬穀場、堆肥舍及農路等相關農業設施時,縣政府常常以合理性、必要性不足為由予以阻擋,申請難以通過,即使通過,容許使用面積明明有30%,縣府卻常常僅核准10%,因此引發不少民怨,黨團建議應該放寬審查標準,依法開放更多容許面積,如此才符合民意。

不過無黨籍議員薛呈懿有不同看法,她認為,縣府的審查標準,應該遵循中央法令的規定,如果放寬對過去被限制的民眾也不公平,縣府只要在審核上不過度刁難,讓真正需要的農民可以順利申請通過,符合農地農用的價值與原則就不會有問題。

薛呈懿更指出,縣政府已不適合再處理任何農業空間多寡的問題,長年被綁在農舍或填土面積多寡等爭議,會讓縣內的農業發展窒礙難行,建議應該多研議對農民有益的政策,提升農業產值與經濟效益,如此才能真正幫助到農民。

農業處長陳德星回應,依據中央的法令規定,民眾申請填土的格式要註明需要性跟必要性,不是說申請多少的填土面積就會有多少,縣府會依據每個個案的狀況與需求依法審查,如果放寬標準,就必須修改中央法規,也有違背農地農用精神的疑慮。

陳德星強調,只要民眾申請農業設施時把必要性說明清楚,審查絕對不會遇到刁難,至於部分議員提到,民眾申請的農業設施應該要有更多使用空間,如曬穀場兼停車場使用,這部分縣府還需與議員積極溝通,蒐集相關資料後,會再跟中央討論如果開放是否有違農地農用的宗旨,如果依照宗旨真的有彈性使用空間,才有機會修法。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農地授權地方劃定 環團憂流失更多

2017-10-23

〔記者黃以敬、林彥彤/台北報導〕國土即將重新分四區劃地,農地再區分五類農地發展區。地球公民基金會研究員吳其融直言,目前每年就有三千至四千公頃的農地流失到非農用,因此國土計畫雖有助重新分類、有助圈定優良農地防止變更,但未來最大挑戰是在於地方縣市的執行劃分,因此將發動全民,共同監督縣市能真正劃定並保護優良農地;學者也提醒,國土計畫法授權地方劃定分區,土地使用項目界定幾乎是沿用目前區域計畫系統,須避免「轉軌」成「轉鬼」,二、三、四類等農發區的容許使用項目不能被濫用來解編農地,否則台灣安全農地可能會流失到只剩四十萬公頃。

  • 未來二或三類農業發展區,將可視需求開放部分綠電使用。(資料照)

    未來二或三類農業發展區,將可視需求開放部分綠電使用。(資料照)

發動全民監督保護優良農地

吳其融指出,中研院曾調查,每年有三千至四千公頃農地在流失,全國近八十萬列管農地,但農委會最新盤整調查,現只剩六十八萬公頃可供生產的農地,實際耕作則僅五十七萬公頃。目前依據國土計畫法擬定的國土計畫書,已是比以前好,希望把優良農地真正圈定起來維護。

但也需正視農二、農四、農五都埋有可開放非農用的伏筆,未來最關鍵在地方縣市如何執行劃地,是一大挑戰,例如此次草案新增第五類農發區,估計十萬公頃農地被劃在各縣市都市計畫土地中,可想見地方不會想都市計畫土地被劃為無法解編農地,較可能列入二、三、四類農發區,再好的國土計畫恐都無法達到國土及優良農地保護目的。公民團體也因而將發起全民力量,共同監督各縣市的農地區劃。

學者:二三四五類恐被濫用

前文化大學環境設計學院院長楊重信也直言,這次國土計畫中有許多農地可釋出的伏筆,小心魔鬼在細節中,在第二、三、四、五類農業發展區中,都有許可宗教、殯葬、休閒景觀、綠能,甚至所謂非公害產業等非農業的「使用許可」空間,未來除了被農委會劃定第一種優良農業用地的四十.九萬公頃,預計可直接轉第一類農業發展區而限開發,較不集中的第二種農地十三萬公頃、第三種農地七.八萬公頃及位於山坡農地二十五萬公頃,估計都有遭解編重劃或釋出的風險。

中央政府仍須確立主導力

楊重信呼籲,國土計畫案定案前,中央政府須儘速與地方溝通、確立農地劃分的「主導力」,否則未來全國可耕作的農地面積恐只會剩下四十多萬公頃,離八十萬公頃安全農地的目標會越來越遠。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立委辦論壇 為宜蘭農業找出路 農民這麼說...

2017-10-19 22:28聯合報 記者羅建旺╱即時報導
  •  

立委陳歐珀今天舉辦農業論壇,為宜蘭未來找路,產官學界競提建言,包括發展有機農業、農村體驗等,有的直言,光靠種稻不足以養家活口,政府不該只有補貼政策,提高務農收入,才是王道。

陳歐珀昨天在宜蘭大學圖資館二樓崇發廳,舉辦宜蘭友善農業論壇,希望達到「利農益民、傾聽民意、調整政策、永續發展」等目的,將把與會人員意見,整合成農業發展白皮書。

會中,鄉村民宿業者感嘆當初返鄉從事休閒農業,經營民宿,如今被打上豪華農舍的汙名;業者認為農業常要靠政府補貼,應該調整;有農民直言,宜蘭多雨多水,只能種水稻,無法養家活口,甚至不適合耕作,有機農業產值低,發展休閒與體驗式農業才是出路。

也有大學生則認為,土地不只是生產,不能一直因生產或開發而消耗,應該還保留農村景觀,有自己特色才有辦法吸引人。

農糧署長陳建斌指出,政府有許多輔導有機農業的政策,宜蘭是最有潛力發展的縣市;宜蘭大學校長吳柏青強調,面對極端天氣,如何保護農地,並讓農民的收入提高,才能讓農業永續。

副議長林棋山則希望輔導讓農業升級,讓農民收益增加;農業處長陳德星則強調會持續引進新農和青農,讓農村人力更新。陳歐珀坦言,有些農業政策確實應隨時空背景而調整,會匯整民間聲音以為決策參考。

他認為,政府應積極研究拓展農業保險,以保險制度,代替補貼制度讓農民能多一分保障,應積極協助媒合小農契作、推動小地主大佃農等計畫,讓務農收入能更穩定,吸引年輕人返鄉務農。

今天在宜蘭大學的農業論壇,產官學為宜蘭未來找路。記者羅建旺/攝影
今天在宜蘭大學的農業論壇,產官學為宜蘭未來找路。記者羅建旺/攝影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雨災過後 宜蘭白蒜流失10公頃

2017-10-16 20:15中央社 宜蘭縣16日電
  •  

宜蘭縣連續豪雨,部分低窪地區淹水。宜蘭縣農業處經初步統計,只有蘭陽溪附近的白蒜流失約10公頃,三星鄉零星地區青蔥腐爛。至於文旦與水稻已採收,茶尚未種植,災情不大。

連日豪雨造成農業災情,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今天公布最新農損統計,截至上午11時為止,以花蓮縣損失新台幣624萬元(占50%)最多、台東縣損失555萬元(占44%)、宜蘭縣損失77萬元(占6%)。

宜蘭縣農業處副處長李新泰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說,宜蘭農損,只有蘭陽溪附近的白蒜流失約10公頃,三星鄉零星地區青蔥有腐爛狀況,其他鄉鎮市由於文旦與水稻已採收、茶尚未種植,初步沒有災情。

三星地區農會推廣股長賴俊宏說,昨天三星蔥拍賣價格為每公斤新台幣153元。初步觀察,中南部青蔥產區沒有受到這波雨勢影響,蔥價近日應該不會有漲幅空間。

另外,有人撿拾漂流木搶發豪雨財,保安警察第七總隊第四大隊表示,14日接獲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通報,宜蘭縣五結鄉清水沙灘上有民眾非法撿拾珍貴漂流木後離去,警方之後逮捕一名陳姓男子,當場在他的車內起出一塊扁柏及兩塊紅檜,市價約5萬元,全案依違反森林法及刑法竊盜罪嫌,移送宜蘭地方法院檢察署偵辦。

警方呼籲,無論是颱風、豪雨過後所帶來的漂流木,無論是在何處都是國有財產,非經林政單位公告許可,民眾不可前往撿拾,以免誤觸法網。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宜縣農損粗估77萬 蔥、結球白菜為大宗

2017-10-16 10:44聯合報 記者張芮瑜╱即時報導
  •  

宜花地區連日豪大雨,對農作物影響甚鉅,宜蘭縣政府統計農損金額約76萬9千餘元,其中以青蔥和結球白菜最嚴重;三星地區農會表示,鄉內三大農產中稻米與梨已採收完成,不受影響,但青蔥首當其衝,雨後放晴時青蔥好發軟腐病,是後續有待注意的現象。

不穩定天氣今天已經趨緩,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提醒農友外出時須留意田間植株倒伏情形,尤其低漥處是否積水需即時清淤,田區須即時排水或抽水保持田間排水暢通,豪雨破壞葉片組織,易誘發二期作白葉枯病大發生,雨後應密切留意該病害發生並加強防治。

蔬菜雜糧部分除儘速排除田間積水、災後防治病害外,天氣好轉後可酌施肥料加強生育。畦面遭豪雨破壞者,如葉菜類、玉米、花生等,災後應儘速培土覆土。而幼小菜苗恐因豪雨打傷或土壤淹沒,應預備好復耕用苗株。

青蔥等較高葉菜應留意倒伏狀況,強大雨勢過後應防治疫病、軟腐病等病害,並清理破損葉片維持田間衛生。

三星農會推廣部主任賴俊宏表示,鄉內稻米與水梨多於7月收割,唯獨青蔥一年四季都可採收,後續一周需要觀察,「青蔥不怕雨,但含水量比較高會讓賣相不好,影響價格。」尤其需注意大雨後放晴,又濕又曬會讓青蔥產生軟腐病。

今年6月農委會農糧署與宜蘭縣政府輔導大同鄉南山蔬果生產合作社,在五結建置大型冷藏室,因應颱風暴雨侵襲之下,直接導致夏季蔬菜受損,或是道路中斷蔬菜無法輸出,間接造成蔬菜供應量銳減、市場供需失衡、價格急遽波動。

這次豪雨導致大同鄉五村聯外道路台7線和台7甲線暫時中斷,農糧署東區分署宜蘭辦事處主任陳淑美表示,冷藏室這次也充分發揮調節作用,舒緩北台灣菜價。

宜蘭縣政府初步統計,縣內災損約76萬9千餘元,其中三星蔥佔50餘萬,壯圍的結球白菜則佔11萬多。

15日凌晨青蔥平均價格每公斤約159元,落在正常範圍內,今天休市,明天蔥價仍有待觀察,如果中南部青蔬果產區有受到影響,可能導致明天蔥價上漲。

今年6月農委會農糧署與宜蘭縣政府輔導大同鄉南山蔬果生產合作社,在五結建置大型冷藏...
今年6月農委會農糧署與宜蘭縣政府輔導大同鄉南山蔬果生產合作社,在五結建置大型冷藏室,舒緩菜價波動,這次也派上用場。圖/本報資料照
 
豪雨對三星青蔥影響較為嚴重。示意圖,非此次青蔥災損情況。圖/本報資料照
豪雨對三星青蔥影響較為嚴重。示意圖,非此次青蔥災損情況。圖/本報資料照
 
豪雨對三星青蔥影響較為嚴重。示意圖,非此次青蔥災損情況。圖/本報資料照
豪雨對三星青蔥影響較為嚴重。示意圖,非此次青蔥災損情況。圖/本報資料照
 
今年6月農委會農糧署與宜蘭縣政府輔導大同鄉南山蔬果生產合作社,在五結建置大型冷藏...
今年6月農委會農糧署與宜蘭縣政府輔導大同鄉南山蔬果生產合作社,在五結建置大型冷藏室,舒緩菜價波動,這次也派上用場。圖/本報資料照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宜蘭違規農舍再祭重罰 農田裡的景觀餐廳也中鏢

2017-09-26 14:14聯合報 記者羅建旺╱即時報導
  •  

宜蘭農舍風雲再起。縣政府本月起針對違規農舍再揮刀,鎖定上百家,包括違規填土、鋪面、造景,都將以違反《區域計畫法》開罰,每張罰單從12萬元起跳,連多家景觀田園餐廳都中鏢。

縣政府今天表示,這波將開罰的農舍是屬於重大違規者,約有110家,有8至9成是住家,但因本來是農田,應該農用,卻被填了土、以混凝土等澆灌鋪面、有的當造景,縣政府裁罰,經過半年期限,還沒有改善,因此二次裁罰,罰金加倍,從原本6萬元,加碼到12萬元。

縣府指出,違規農舍依違反《區域計畫法》開罰,此法可罰6萬到12萬元,二次裁罰的違規農舍如果再不改善,第三次加碼到18萬元外,將移送地檢署法辦。

縣府表示,二次裁罰的農舍中,約有2成被當成景觀餐廳。

縣政府農業處指出,對將加碼裁罰的違規農舍,將通知相關所有權人說明,確定裁罰的罰單會在本月起到今年底前陸續開出。

宜蘭縣政府對違規農舍再揮刀,將加碼開罰,農業處副處長李新泰今天證實,已鎖定110...
宜蘭縣政府對違規農舍再揮刀,將加碼開罰,農業處副處長李新泰今天證實,已鎖定110家。記者羅建旺/攝影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宜蘭被拆豪華農舍今何在?淪為水泥廢墟 無法耕作

2017-09-26 21:30聯合報 記者羅建旺╱即時報導
  •  

宜蘭被拆除的千萬豪華農舍現在怎麼了?

宜蘭縣政府今年6月拆除3間豪華大農舍,其中被拆除的首間重大違規農舍,民眾發現,農地上的建築物拆平了,但當時農舍的地基還在,留下混凝土塊,形成農地上的水泥廢墟,無法種植作物,這種情況還是無法當農地耕作。

對此,縣政府今天指出,該棟違規農舍全棟違章,且量體大,因此強制拆除、拆平,若要恢復農用,當然得連地基都挖除,但考量地上物已拆除,嚴重程度已降低,目前列為一般違規填土的案件處理中,縣政府不會追殺,但一樣要求地主還是移除填土,恢復農地使用。

被縣政府拆除的首間違規農舍,位在礁溪鄉,農地上已合法興建45平方公尺的資材室,但農舍卻是全棟違章,未申請即興建,農地的面積不足750坪,根本無法興建農舍,農地所有人卻大肆填土,違章增建建物,也無法補辦建築執照,花了一星期才拆平。

被拆的農舍主人一直低調未現身,對於被拆平至今,縣政府表示,除了被拆前,地主曾申請延緩與自拆外,並未再與縣府說明與連繫。

宜蘭拆除的違規農舍。圖/資料照片
宜蘭拆除的違規農舍。圖/資料照片
 
宜蘭違規豪華農舍雖被拆,但淪為農地上水泥廢墟,無法耕作。圖/資料照片
宜蘭違規豪華農舍雖被拆,但淪為農地上水泥廢墟,無法耕作。圖/資料照片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宜蘭違規農舍再祭重罰 農田裡的景觀餐廳也中鏢

2017-09-26 14:14聯合報 記者羅建旺╱即時報導
  •  

 

宜蘭農舍風雲再起。縣政府本月起針對違規農舍再揮刀,鎖定上百家,包括違規填土、鋪面、造景,都將以違反《區域計畫法》開罰,每張罰單從12萬元起跳,連多家景觀田園餐廳都中鏢。

縣政府今天表示,這波將開罰的農舍是屬於重大違規者,約有110家,有8至9成是住家,但因本來是農田,應該農用,卻被填了土、以混凝土等澆灌鋪面、有的當造景,縣政府裁罰,經過半年期限,還沒有改善,因此二次裁罰,罰金加倍,從原本6萬元,加碼到12萬元。

縣府指出,違規農舍依違反《區域計畫法》開罰,此法可罰6萬到12萬元,二次裁罰的違規農舍如果再不改善,第三次加碼到18萬元外,將移送地檢署法辦。

縣府表示,二次裁罰的農舍中,約有2成被當成景觀餐廳。

縣政府農業處指出,對將加碼裁罰的違規農舍,將通知相關所有權人說明,確定裁罰的罰單會在本月起到今年底前陸續開出。

宜蘭縣政府對違規農舍再揮刀,將加碼開罰,農業處副處長李新泰今天證實,已鎖定110...
宜蘭縣政府對違規農舍再揮刀,將加碼開罰,農業處副處長李新泰今天證實,已鎖定110家。記者羅建旺/攝影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松樹門湧泉整治 水利會逆轉點頭

2017-09-09

冬山公所:最快下個月發包

〔記者張議晨/宜蘭報導〕宜蘭縣冬山鄉公所編列經費整治松樹門湧泉,但主管單位農田水利會憂心安全問題,原持反對立場,引發地方人士不滿,水利會長許南山被譏為「宜蘭土皇帝」,經過協調,水利會態度軟化已點頭答應;冬山鄉公所表示,最快下個月發包。

  • 松樹門湧泉早期是鹿埔社區居民重要水源頭,一旁洗衣亭至今還安在。 (記者張議晨攝)

    松樹門湧泉早期是鹿埔社區居民重要水源頭,一旁洗衣亭至今還安在。 (記者張議晨攝)

  • 松樹門湧泉規劃示意圖。(冬山鄉公所提供)

    松樹門湧泉規劃示意圖。(冬山鄉公所提供)

松樹門湧泉位於冬山鄉鹿埔村,水質清澈豐沛,終年不枯,冬山鄉公所爭取交通部觀光局補助,編列九百萬元整治經費,計畫提出後,被水利會以「湧泉是灌溉使用,非遊憩用地,若做親水設施,恐引發安全疑慮」為由打槍,地方居民氣急敗壞,曾揚言率眾赴水利會抗爭。

水利會說「誤會」 設計已釋疑

消息披露後,水利會釋出善意,邀集縣府工務處、冬山鄉公所召開協調會,最終決議,待鄉公所把水利會疑慮部分變更設計,全案應可順利通過;許南山澄清說,整起事件是場「誤會」,水利會針對公所提出的設計存有疑慮,才回覆「礙難辦理」,並非反對湧泉整治工程。

許南山說,經充分溝通,他發現鄉公所立場與水利會沒有牴觸,雙方請來設計單位釋疑,促成紛爭圓滿落幕;冬山鄉長謝燦輝回應,鄉公所會按照水利會意見修正施工計畫,希望打造成優質親水空間,收到水利會行文,便啟動施工。

冬山鄉公所現行規劃,將在松樹門湧泉增設涼亭、環池步道、水車意象、綠美化,不過,有居民憂心,完工後若湧入大批遊客,當地停車空間不敷使用,水質也會受到影響,鄉公所解釋,停車問題已擬訂配套措施,至於水質方面,因湧泉是以親水為主,不建議遊客戲水。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友善耕作給補助 前宜蘭農業處長楊文全:根本是來亂的

2017-09-04 09:54聯合報 記者彭宣雅╱即時報導
  •  

農委會9月開始正式推廣「友善環境耕作補貼」,每年每公頃最高補助9萬,計投入12.94億經費,同時,年底要將有機加友善耕作面積從7000公頃達到1萬公頃;倆佰甲發起人、前宜蘭農業處長楊文全周末連續兩日在臉書上發文,認為農委會以「友善耕作」為名的農戶進行補助,「根本是來亂的」。

楊文全表示,這個補貼政策的關鍵,要申請補助的小農,必須提供「土地登記簿謄本、分區使用證明、土地租賃契約或土地耕作使用同意書等影本」這已經脫離現實。因為,這些文件不是要地主去申請,就是要地主簽一份文件,然而在現實中,小農幾乎無法從地主那裡拿到這些文件。

在現實裡,承租田地者要請地主簽土地租賃契約比登天還難,地主甚至會來詢問「是否有拿補助」,如果有拿,要調高地租來分;這時租地農民只好回說,「那就來簽租賃契約啊!簽了才會有補助」,地主立刻不再過問。他說,若是台北地主會想簽約,蛋在地的80歲老農,僅憑口頭約定,農委會不要把難題丟給農民,作帳面上的表象炒短線,達到政治目的,他早已苦權一年無效,就等將來來檢視,用撒錢方式究竟有沒有真正鼓勵友善耕種。

楊文全解釋,當初發起倆佰甲新農育成平台時,就確定這平台不接受政府的補助,沒有向政府登記立案,政府就根本無從補助起。生產自己要吃的農產品,也分享給親朋好友們。而這件事要走的長久,就必須在自由市場上站起來,靠政府補助只會削弱在自由市場上努力的動力。

他表示,政府的補貼經常會扭曲自由市場的運作,造成不公平的競爭,而令人覺得遺憾的是,這個政策所造成的不公平競爭,關鍵竟然是在,看誰能取得地主的配合,誰就能拿政府補助,這關農法什麼事。在政府要的「友善耕作」上比較努力的人,在拿政府補助上不會有一丁點的優勢,反而極有可能在這個政策的波動下,處於競爭的劣勢。本來種田種的好好的,現在反而要花很多精神來面對,政府透過補助對農民帶來的衝擊。

楊文全也羅列13項農民現階段面臨的問題,包括農民實際找不到土地、找不到住房、找不到代耕業者、沒有社會保險於職災保險等等生產環境上面臨的問題,農委會不積極改善農民生產端與行銷端問題,只把民間長期努力成果登記為農委會政績,好讓總統選舉有政績能說嘴,用錢也解決不了的真正的問題。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只芒果釋迦有農保 農業設施也擬增保單

2017-07-31 21:36聯合報 記者張芮瑜╱即時報導
  •  

農作物若遇風災受損,不只政府有災害補助,特定農產的「農業天然災害保險」也是農民自保方式,農委會農糧署表示,有意逐步擴大農業保險覆蓋率,目前上將梨、釋迦、芒果、水稻都有保單,現在積極開發對「農業設施」的保險,會積極接洽相關保險公司。

農糧署副署長蘇茂祥表示,農委會針對西部地區水稻二期作有推出水稻災害保險,且一直在宣導農民投保,宜蘭方面則有高接梨的寒害險,其餘作物包括芒果和台東地區的釋迦也有保單,未來希望普及面會擴大。

「簡易型的農業設施也很容易遭受到颱風侵襲。」蘇茂祥說,近期有意新開發的是農業設施保單,目前農糧署跟農業金融局正積極接洽相關保險公司。

立委陳歐珀則認為,農作物災害險有盡速落實的必要,但以三星上將梨為例,47戶梨農中目前僅有17位農友參與保險,與目標仍有極大落差,政府應檢討相關措施。

他表示,農產品因有浮動價格因素存在,作物保險的困難點是災損認定不易,容易產生爭議,且產險公司不見得有農業背景的人士;他強調,任何的政策配套都需要溝通磨合,才能達到成熟化,希望農委會與金管會能就此進行更詳細的溝通已訂定完備的方案。

農民若廣設農業設施,能保護農作,降低農損;有蔥農認為,如遮棚等農業設施對於有意長期經營農業的農友來說是必要的投資,因此對農業設施的保險具可行性。

對此陳歐珀則認為,較於單品項農產品保險相對穩定,不會有價格浮動的因素存在,較好訂定出險標準,但礙於宜蘭的設施面積比例較低,保險公司在這部分可能較無承保的意願,希望相關單位也能加強溝通與宣導,甚至提高農民購買保險的誘因,讓農業設施朝向普及化,有效降低天然災害對農作物的損害,真正達到預防的效益。

遇颱風時青蔥有無遮蔽,比對之下可發現差異極大。記者張芮瑜/攝影
遇颱風時青蔥有無遮蔽,比對之下可發現差異極大。記者張芮瑜/攝影
 
青蔥遇風災受損率高,設立遮棚能有效抗風;農民若廣設農業設施,能保護農作,降低農損...
青蔥遇風災受損率高,設立遮棚能有效抗風;農民若廣設農業設施,能保護農作,降低農損,農委會近期有意推動針對農業設施的保單。記者張芮瑜/攝影
 
青蔥遇風災受損率高,設立遮棚能有效抗風;農民若廣設農業設施,能保護農作,降低農損...
青蔥遇風災受損率高,設立遮棚能有效抗風;農民若廣設農業設施,能保護農作,降低農損,農委會近期有意推動針對農業設施的保單。記者張芮瑜/攝影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宜蘭農作災損嚴重 吳澤成盼補助從速從寬

2017-07-30 14:48數位中心 綜合報導
  •  
珍珠芭樂果園落果一地,採收前夕遇上颱風,農民苦不堪言。記者張芮瑜/攝影
珍珠芭樂果園落果一地,採收前夕遇上颱風,農民苦不堪言。記者張芮瑜/攝影
 

宜蘭縣境內經歷尼莎侵襲,有多處災損,宜蘭縣政府農業處粗估當季作物中,冬山鄉柚園有40%損壞,頭城芭樂有25%,壯圍香蕉則達70%。

 

員山鄉李姓芭樂農表示,原本一週後就要採收,卻差一天颱風卻提前到來,一半以上都受損害,紅心芭樂、珍珠芭樂價高,損失他估逾百萬。

宜蘭代理縣長吳澤成今天帶隊視察各地災損,他表示不少果園不只落果,還有枝葉折損,盼農糧署的風災補助能從寬從速。

農糧署東區分署官員則表示,芭樂部分是災損超過20%者,一公頃補助7萬5千元,針對宜蘭代理縣長吳澤成提出的要求,她說會在與署內研議。

珍珠芭樂果園落果一地,採收前夕遇上颱風,農民苦不堪言。記者張芮瑜/攝影
珍珠芭樂果園落果一地,採收前夕遇上颱風,農民苦不堪言。記者張芮瑜/攝影
 
珍珠芭樂果園落果一地,採收前夕遇上颱風,農民苦不堪言。記者張芮瑜/攝影
珍珠芭樂果園落果一地,採收前夕遇上颱風,農民苦不堪言。記者張芮瑜/攝影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宜蘭農作災損嚴重 吳澤成盼補助從速從寬

2017-07-30 10:49聯合報 記者張芮瑜╱即時報導
  •  
珍珠芭樂果園落果一地,採收前夕遇上颱風,農民苦不堪言。記者張芮瑜/攝影
珍珠芭樂果園落果一地,採收前夕遇上颱風,農民苦不堪言。記者張芮瑜/攝影
 
宜蘭縣境內經歷尼莎侵襲,有多處災損,宜蘭縣政府農業處粗估當季作物中,冬山鄉柚園有40%損壞,頭城芭樂有25%,壯圍香蕉則達70%。

 

員山鄉李姓芭樂農表示,原本一周後就要採收,卻差臨門一腳颱風到來,一半以上都受損害,紅心芭樂、珍珠芭樂價高,損失他估逾百萬。

宜蘭代理縣長吳澤成今天帶隊視察各地災損,他表示不少果園不只落果,還有枝葉折損,盼農糧署的風災補助能從寬從速。

農糧署東區分署官員則表示,芭樂部分是災損超過20%者,一公頃補助7萬5千元,針對宜蘭代理縣長吳澤成提出的要求,她說會在與署內研議。

珍珠芭樂果園落果一地,採收前夕遇上颱風,農民苦不堪言。記者張芮瑜/攝影
珍珠芭樂果園落果一地,採收前夕遇上颱風,農民苦不堪言。記者張芮瑜/攝影
 
珍珠芭樂果園落果一地,採收前夕遇上颱風,農民苦不堪言。記者張芮瑜/攝影
珍珠芭樂果園落果一地,採收前夕遇上颱風,農民苦不堪言。記者張芮瑜/攝影
 

 

災損吳澤成香蕉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外籍漁工與船東起衝突 蘇澳漁會為船東發聲

2017-07-26 16:43聯合報 記者張芮瑜╱即時報導
  •  

上月21日一對菲律賓籍漁工兄弟指控,月前在漁船上遭雇主毆打,還差點被丟下船,由宜蘭縣漁工職業工會秘書長李麗華出面開記者會討公道,雖然勞雇雙方事後已經開協調會和解,但詹姓船東24日卻被地檢署以「人口販運法」之名傳訊到案,今天蘇澳區漁會為他挺身而出,「沒有的事情就是沒有」,要求民團及縣府還給蘇澳漁民公道。

菲籍兄弟當時表示,5月2日哥哥先遭毆打,次日收網作業時,因傳遞纜繩問題,引發台籍船員不滿,弟弟遭到狠推、辱罵與毆打,還抓住他雙腳往上抬,作勢要丟下船,嚇得他緊抓船沿不放,才沒落海,哥哥見狀,用不流利的中文求饒,台籍船員才作罷,但大罵及甩了弟弟一巴掌,因人在船上,直到上月7日進港後才撥打電話求救。

該案於6月14日召開協調會,根據書面紀錄,漁工與船東雙方已於協調當日,在宜蘭縣漁工職業工會秘書長李麗華和桃園市群眾服務協會的見證下解除契約,該漁工轉換雇主,薪資也結清,但6月21日兄弟卻又與宜蘭縣漁工職業工會秘書長李麗華開記者會控訴不公。李麗華6月底獲美國國務院頒獎,獲選為「防制人口販運的英雄」,詹姓船東24日卻被地檢署傳訊約談,讓他不滿遭抹黑。

「被外勞誣告,飯也吃不下去,要出海也沒心情,沒做的事情就是沒有,為何要抹黑?」詹姓船東說,今天出來澄清要說清楚,不然事情還會一再發生,他坦言當時該漁工確實有跟台灣船員起口角,但隨即被他架開,最後卻變成三個台灣人打他一個,「台灣人跟雇主沒有他們想的這麼差,怎可能欺負外勞到這程度?」讓他有苦無處申張,「外勞有地方申訴,那雇主要跟誰申訴?」

蘇澳區漁會理事長蔡源龍、總幹事陳春生和多位議員、鎮代表都到場力挺;蘇澳區漁會理事長蔡源龍表示,今先針對整起事件澄清,讓船主還原事發經過,維護船長尊嚴。蔡也認為,縣府勞工處除提供1955專線給外勞申訴外,應再設置一支雇主申訴專線,讓船長也有申訴管道,平衡勞、雇之間的權益。

上月有民間團體出面指控外籍漁工被台灣船員欺負,蘇澳區漁會理事長蔡源龍(左)和詹姓...
上月有民間團體出面指控外籍漁工被台灣船員欺負,蘇澳區漁會理事長蔡源龍(左)和詹姓船東(中)今天出面駁斥非事實。記者張芮瑜/攝影
 
上月有民間團體出面指控外籍漁工被台灣船員欺負,蘇澳區漁會今天替船東站出來駁斥非事...
上月有民間團體出面指控外籍漁工被台灣船員欺負,蘇澳區漁會今天替船東站出來駁斥非事實。記者張芮瑜/攝影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颱風尼莎農損宜蘭縣最巨 公告現金救助

2017-07-30 18:03中央社 台北30日電
  •  

颱風尼莎襲台,29到30日近午,農損首報損失計新台幣6019萬元,以宜蘭縣損失逾4000萬元最多。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表示,今天將公告宜蘭縣全縣為現金救助及低利貸款地區。

陳吉仲今天主持尼莎颱風災害應變小組第4次工作會報,做出以上指示。

陳吉仲指出,依據「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規定,啟動農業天然災害救助措施,宜蘭縣災損超過4000萬元,今天將公告為現金救助及低利貸款地區,請農漁民在公告隔天起的10日內,向公所或林務局林區管理處工作站申請核發受災證明書,農委會將儘速撥付款項,以利救助執行。

其次,陳吉仲指出,颱風尼莎帶來豐沛雨量,造成屏東縣佳冬、林邊等地區淹水、停電,接著颱風海棠也將襲台,除請養殖業者嚴陣以待,有關屏東縣政府與保險公司合作推出的「降水量參數養殖水產保險」,計有11戶投保,保戶在林邊、佳冬等4鄉鎮,降雨若連續48小時累計降雨量達480豪米,將符合理賠條件啟動理賠。

此外,雙颱帶來充沛雨量及瞬間強降雨,為防範山區土石含水量飽和,造成災害,陳吉仲已請農委會水土保持局持續監控各地實際降雨情形,對易致災的山區及土石流潛勢區,適時發布紅、黃色土石流警戒,並配合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要求,將預報通知各地方政府,適時進行撤離、安置。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聯合報社論--一帖膏藥治不了農地工廠的百病
http://www.cdnews.com.tw 2017-06-18 06:18:23
聯合報18日發表社論--一帖膏藥治不了農地工廠的百病 

 該社論指出,宜蘭縣政府日前大批人馬開進員山鄉,一令聲下,怪手剷掉一幢豪華三合院農舍,屋主痛斥農委會主委林聰賢是暴君。約莫同時,農委會宣布祭出兩招,要解決全台農地被七萬家非法工廠占用的問題,但其手段卻被批評形同在發放「贖罪券」要讓業者就地合法。林聰賢帶著地方經驗進入中央,急於拿出政績;但他的政策卻因不符行政比例原則,反成熱議焦點。 

 農委會基於確保糧食安全,進行全國農地盤點,把矛頭對準存在數十年的農地非法工廠;其積極任事的用心,值得肯定。問題是,企圖有所作為,與是否做對事,是截然不同的兩件事。這次清理非法農地的決策,堪稱目標良善;但實質上,卻缺乏對問題細緻的梳理,也未能構思良好的通盤配套,即草草要端菜上桌。也難怪,非法業者只要繳交價差及回饋金即可「就地合法」之議,被學者及環保團體批評是在發「贖罪券」,無助回復農地正義,遑論解決老問題。 

 該社論表示,根據農委會的擬議,一是要求業者支付地目變更差價並繳費給「農地保護基金」,二是去年五二○後新違章工廠即報即拆;這兩招都是「四兩撥千斤」的作法,充其量只是小菜兩碟。諷刺的是,農政官員把新政的時間點切在去年的五二○,還豪氣地說:「去年上任後的,我們負責。」乍聽之下,非常勇於任事;但沒說出的後半段則意味:「前朝的事,恕不負責」。執政者的責任,有這樣的「斷代法」嗎? 

 國家的政務有其延續性,不管官員是無心或有意,這種分顏色論責任的思維,無論如何不可能被民眾接受。再說,民進黨並非首次執政,如果要更豪氣地負責,是否也把二○○○到二○○八年的違章工廠也挑出來「負責」一下?否則,如果中央政府是用「斷代法」在決策,台灣將一直陷於藍綠對抗的紛亂,國政還有什麼前瞻可言? 

 全台建在農地上的非法工廠,每年約以七百五十家的速度增加,這對農地的侵蝕與踐踏是極為嚴重的事。農政官員豪氣攬下去年五二○後新增的非法工廠,其實僅佔總數的一%,只是區區之數。表面上,農委會官員話說得好聽,但其實是避重就輕。 

 深一層看,二○一○年馬政府時代通過了《工廠管理輔導法》,那是政府劃下的第一道紅線,明訂輔導期到今年六月,如果屆時違法工廠不遷移,可以依法斷水斷電、強制拆除。遺憾的是,由於台灣政治上的民粹作風,這一輔導寬限期後來又被朝野立委延到二○二○年。無論如何,即使展延,它依舊是條紅線。如果政府部門不真正去面對挑戰,卻想用「繳錢解套」的方式大開「就地合法」的善門,工廠非法侵占農地的問題恐怕永遠無解。 

 該社論強調,農地非法工廠事涉農委會、經濟部、內政部、環保署等單位,但因官僚怠惰,加上政客關說插手,使得問題糾纏難解。數十年來,業者汙染農地,社會付出鉅大成本;但是,也有若干聚落業者寫出「台灣之光」的產業篇章,成為百萬人生計所託。面對這些複雜的情況,絕非農委會開出「遠者縱、近者拆」的簡單處方,即足以解決。真正負責的作法,是要對非法工廠的情況作出分門別類,就其汙染狀況、營業現狀、區域開發情形、及可獲改良的機會等等作出評估,再決定是否繼續輔導,或者限時斷水斷電,乃至協助其合法化。 

 簡言之,非法工廠占用農地之問題由來已久,其型態、區位、聚落、排放各不相同,問題嚴重之程度也大異其趣;因此,農委會不可能用一張藥布治癒所有的病症。尤其,政府絕不能用「繳錢換自由」的方式,隨便讓業者合法化,那將留下無窮後患。這個問題,當然也不是農委會所能獨力解決,而需要各相關部會共同面對。 
【中央網路報】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農地非法工廠想合法 多數補償金逾2000萬
記者董俞佳∕台北報導聯合報
全台七萬家農地非法工廠未來若要合法化,「代價」有多高?農委會昨公布變更地目價差公式,以彰化頂番婆水五金產業聚落為例,多數為五百坪左右的工廠、違規占用卅年,業者要繳約二千一百萬生態補償金。若繳不出來,就會依規定裁罰斷水斷電。

聯合報昨獨家報導農地非法工廠合法化問題,農委會提出業者須付變更地目價差給農地保護基金、去年五二○後新蓋的農地工廠即報即拆兩配套,引發外界高度關注。不少違法業者表示樂意付錢就地合法,問題是:到底要付多少變更地目價差?

農委會昨鬆口公布,將視違規廠區大小、違規時間長短,以及農地工廠所在地的公告地價不同各有差異,公式是「(工業用地單價-農業用地單價)x面積+違規年數x卅萬元」。

違規一年要多加卅萬元,卅萬這個數據從何而來?農委會解釋,「都市計畫法」、「區域計畫法」中針對違反土地使用管制,處以六至卅萬元罰鍰,因此取最高值卅萬元計算,以免被質疑「放水」。

農委會表示,如果業者繳不起,就不會是經濟部輔導廠商,未來會依現行違章建築處理辦法直接裁罰、斷水斷電,再屢勸不聽,就直接拆除,「這是基本態度」。

有業者反映合法化「代價」太高,但農委會重申,這涉及土地公平正義,違規工廠長期占用農地,當中也有賺取利得,說不用繳、繳很少或繳不起就想合法化,社會大眾應該很難接受。

農委會企劃處處長蔡昇甫強調,不是所有違法業者付錢就能合法化,前提必須是去年五二○前的違建,且不能位在農委會未來畫設的農業發展區內,才有合法化討論空間。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