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台灣歷史 (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新檢測大翻轉? 中研院:左鎮人早有爭議 
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聯合報 
針對「左鎮人」的年代新發現,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劉益昌有不同看法。他認為,左鎮人存在早有爭議,考古界判定台灣史前人類的出現年代,也非根據左鎮人。左鎮人骨的年代檢測即使有新發現,對台灣史前文化史影響有限。
劉益昌說,客觀做法可送其他左鎮人化石做年代檢測。但他認為,就算最後檢測為真,僅能推翻「左鎮人是台灣第一個史前人類」的說法,「讓我們期待下一個史前人類化石的出現。」

劉益昌指出,左鎮人化石是被沖刷到河床上發現,而非在某一地層中被發掘而出,缺乏地層、其他相關化石佐證的完整考古學考證,加上左鎮人化石標本非常小,其年代鑑定結果在考古界一直存在爭議。考古界判定台灣史前人類的出現年代,非根據左鎮人判斷。

劉益昌說,考古界判定台灣最早出現史前人類的年代,是根據八仙洞遺址、伯公壟遺址等。這些遺址都於某一地層挖掘而出,並有石器和陶片等史前人類使用的器物,足以佐證史前人類的存在,只差沒發現頭蓋骨或牙齒等人類化石。

中研院史語所副研究員陳玉美表示,她未看到檢定報告,無法對新的科學檢測發表看法,「除非是同一個標本,才可以說是新證據。」她指出,考古的年代檢測相當複雜,擷取不同標本會出現截然不同的結果。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學者40年前測定 左鎮人距今2、3萬年
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聯合報
國立台灣博物館此次先將左鎮人標本送往美國著名的Beta實驗室測定,由於所得的年代數據與過去已知相距甚遠,館方才決定再送往澳洲國立大學檢測,而且事先並未告知澳洲大學曾送美檢定。最後結果顯示,雙方檢測數據具有一致性,一件為二百五十年歷史,另一件約三千年。
究竟,一直被國、高中歷史課本視為「台灣最早的人類」的左鎮人是怎麼發現的?

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前研究人員李德仁曾撰文披露左鎮人發現歷程。

一九七一年,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教授宋文薰與台灣省立博物館(今台博館)研究人員,前往台南縣左鎮鄉探察當地菜寮溪新發現的犀牛化石,無意間在台南化石收藏家郭德鈴所收集的化石中,發現一片屬於人類右頂骨碎片化石。

一九七四年,日本古生物學家鹿間時夫也在另一位民間學者潘常武的收藏品中,發現一片採自同一地區的人類左頂骨化石。

這兩件化石經鹿間時夫攜回日本研究,經由下田信男以氟錳定年法測定,推知約距今二、三萬年前。

不過,下田信男在一九七五年發表報告時,推估左鎮人有「數萬年」歷史,但當時還在後面打個大問號。等他一九七六年再度發表時才跳出二、三萬年前這個數據。

當年日本學者下田信男針對左鎮人採樣之後,還把採樣的地方補起來了,得透過紫外光檢測才能發現有補過的痕跡。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左鎮人「出局」 誰才是最早台灣人? 
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聯合報 
國、高中歷史課本一直將「左鎮人」視為「台灣最早的人類」,新的科學定年法讓左鎮人出局後,究竟誰才是目前已知的最古早台灣人?學界恐怕還有得吵。
從「年代」來看,最優先的候選人是今年初才在國際期刊發表的「澎湖原人」,其年代距今四十五萬年到十九萬年。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今年元月發表該館和日本、澳洲學者合作,在澎湖海溝發現「澎湖原人」下顎骨化石,視之為「台灣最古老的人類化石」,也是直立人分布最東邊的關鍵證據。

不過,另一派學者不認同澎湖原人是最古早的台灣人。如清大人類學研究所助理教授邱鴻霖分析,澎湖原人的年代從四十五萬至十九萬年,「這個範圍太寬」;且其人骨是漁民打撈所得、出土地點並不明確,也沒有明確的出土地層脈絡與遺物,不像考古遺址一樣有清楚的脈絡。

以「考古出土文物」來看,台灣本島上最早有人類活動遺跡的是推斷有兩、三萬年歷史的台東長濱文化,但長濱文化雖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物,卻沒有化石人骨或人骨共伴出土。

馬祖亮島發現的「亮島人」有八千年歷史。中國醫藥大學講座教授葛應欽將亮島人遺骸,利用演化基因學改進方法及技術,結合古DNA與現代DNA分析重建遺傳系譜,證實早期南島民族約八千年前起源於福建沿海地區(含馬祖),換言之,南島語族的祖先是亮島人母系家族,目前已有影像工作者陳香蘭拍攝「亮島人」紀錄片。

邱鴻霖認為,八千年前,台灣與馬祖早就沒有相連,距離台灣有點遠,嚴格說來,不能算是最早的台灣人。

若以「出土人類骨頭」的角度來看,邱鴻霖認為,目前發現最古老的台灣人應屬在台南科學園區挖掘出土的「大坌坑文化人」,年代約五千年。

大坌坑文化人屬新石器時代早期的大坌坑文化,考古團隊在南科園區東北角的「南關里」、「南關里東」兩處遺址發現近百個出土墓葬,偶爾還可見到陶製陪葬品。再加上發現了狗全骨骸的出土及碳化稻米、小米,推測當時的台灣人已進入定居生活。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翻案!左鎮人距今3千非2萬年 可能改寫台灣史前史
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聯合報
國、高中教科書上記載,台灣發現最早的人骨化石是距今二、三萬年的「左鎮人」。但國立台灣博物館今年分別將該館典藏的左鎮人骨送往美國及澳洲檢測,結果經由最先進的碳十四等定年法測定後,發現左鎮人距今僅約三千年。此一重大發現,不但可能推翻教科書內容,也可能改寫台灣史前史。
一九七○年代,在當時的台南縣左鎮鄉發現的左鎮人頭骨,是台博館典藏最重要的文物之一,台博館一度還考慮爭取將「左鎮人」列為第一號「國寶」、送文資局審查。

但當年日本學者下田信男針對左鎮人採用的氟錳定年法,測出距今約二、三萬年,但該測定法如今已落伍,加上左鎮人出土方式存在爭議,因它是地表採集的標本並非考古發掘出土,最後因爭議大,台博館只好打消送國寶審查念頭。

直至二○一三年,台博館因更新常設展準備納入左鎮人頭骨,台博館副研究員李子寧邀請清大人類學研究所助理教授邱鴻霖協助重建左鎮人頭骨、解剖復原和製作動畫。邱鴻霖認為,目前學界對左鎮人存在非常多異議,根本之道應該先從化石本身著手、送國際檢測定年。

左鎮人骨先是送往美國著名的Beta實驗室測定,結果今年八、九月間出爐,年代距今僅約三千年。由於結果較四十年來大家所認知的兩、三萬年相距甚遠,館方決定再送往澳洲國立大學檢測,最近結果出爐,同樣測定左鎮人只有三千年歷史,兩個結果只差卅年。相關單位甚至因此考慮「密函」教育部更改教科書內容。

台博館目前典藏了六塊左鎮人骨(非屬同一人),該館與邱鴻霖合作將編號AH六六七二及AH六六七四送國外檢測,其他四件中有兩件太小,恐怕分析完骨骼也沒了,因此未送檢測。

送檢的編號AH六六七二人骨就是當年日本學者下田信男檢測的同一塊化石;而編號AH六六七四的人骨化石,這次測定只有二百五十年歷史。

兩塊人骨一個三千年、一個僅兩百五十年,為什麼年代落差這麼大?邱鴻霖說,左鎮人都是在地表採集而得的標本,沒有考古發掘所必須的地層脈絡。基本上是溪谷裡河水沖來的,撿到的標本自然是什麼年代都會有。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