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考衝刺/歷史科不再背多分 4大核心能力才是重點
高中歷史學科的範疇,是藉由臺灣史、中國史、世界史、選修歷史等四大主題架構,讓高中生學習到歷史的核心能力,包括:時序觀念、歷史理解、歷史解釋、史料證據等,而不是要把所有古今中外的歷史都爛熟於胸。指考歷史科著重在四大核心能力之下,測驗考生對歷史學科的閱讀文本與理解推論的能力。因此,在因應即將到來的指考,應該如何準備指考歷史這一科?以下幾點準備方向提供應試考生參考。
一、題型的認識
有別於學測社會考科的歷史部分僅有單選題,指考歷史的題型則涵括了單選題、多選題與非選題。其中,讓考生較感困擾的是非選題,因為沒有選項可以提示作答方向,所以在複習時,對於一些專有名詞與人事時地物的認識必須更清楚、精確;其次,有些閱讀型題目,除了要讀懂內容外,有時須從文本中擷取適合形成答案的文句字詞,因此,懂得找出關鍵字句的能力也很重要。
二、課綱各冊主題的融會貫通
學測歷史的範圍只有前四冊,而指考歷史範圍則是六冊全考,其中第一冊為臺灣史、第二冊到第三冊前半為中國史、第三冊後半到第四冊是世界史、第五、六冊則是選修歷史;其中,前四冊考生應較為孰悉,但五、六冊則可能比較陌生。其實第五冊前半可說是中國史的延伸,只是主題強調思想宗教、科技文化等,所以在複習時可以將相同朝代時期的內容結合;而第五冊後半則是世界史的延伸,著重在歐洲的宗教文明、藝術思潮等,亦可與第三、四冊的世界史結合複習。至於第六冊則分成四大主題:印度、伊斯蘭、非洲、中南美洲等,也都能跟第三、四冊世界史所提到的主題統整複習。
三、考試重點的了解與掌握
歷史的學習與測驗,著重理解與判斷,現今教材一綱多本已行之有年,各版內容書寫多有不同,考生若誤解歷史學科的屬性為「背多分」,則將陷於知識史料的記憶背誦與堆積,更不利於複習,也無法在指考時拿高分。根據課綱精神所述,考生除了要能理解過去發生的重要大事與意義外,也能對歷史的若干重要概念有一定程度的認識,甚至能具備對「史料、圖表與圖像」等材料的分析能力,並進一步達到運用「研究方法」與能夠「歷史解釋」的能力,因此,在準備指考時,一定要加強上述的能力。
其次,課綱也強調以略古詳今、由近而遠為原則,例如世界史在15世紀前,著重「人類文明遺產」的重要,到了15世紀以後則強調東西方的交流與影響等。所以考生在複習時,要清楚不同時期、所應注意的重點主題。另外,考生還可進一步將各冊提及之東西方政治制度、軍事外交、社會經濟、哲學宗教、文化藝術等主題歸納整理,則一些基本觀念、知識理解的題目應可掌握。
四、文本閱讀能力的加強
隨著閱讀素養、帶得走的能力等觀念的普及與宣導,大考歷史科的測驗方向亦逐漸調整,從幾年來指考已出現過的一些試題風格即可發現,歷史思維能力的強化、史料文本的閱讀與分析等,是近幾年所重視的。因此,在準備指考歷史科時,應多加強文本閱讀的訓練,以及分析、理解文本內容的主旨、重要概念。
五、時事新聞議題結合歷史
今天的新聞即成為明天的歷史,因此,考試前兩三年的重要新聞議題,包括臺灣、中國、世界等地區,若與六冊歷史主題有相關者,則可以特別注意。
大考來臨之際,考生心情難免緊張、焦慮,因此,平時面對小考、段考、模擬考時,應該練習舒緩緊張的情緒;同時,也要學習仔細、完整地閱讀試題文字,充分掌握全段的文意,不要急著以一兩個關鍵字來判斷答案。一旦養成冷靜綜觀試題的閱讀態度,相信各位考生都能順利展現自己的最佳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