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中興文創園區設計競圖營 展成果

2019-08-12

〔記者江志雄/宜蘭報導〕宜蘭縣中興文創園區的國際設計競圖工作營成果展,以「重新想像一九三五」為主軸,學員分組到園區舊廠房探查發想,為歷史建築空間再利用,增添更多想像力。

  • 中興文創園區「重新想像一九三五」國際設計競圖工作營成果展。(記者江志雄翻攝)

    中興文創園區「重新想像一九三五」國際設計競圖工作營成果展。(記者江志雄翻攝)

  • 花蓮的食品、烘焙業者與文旦農民合作,研發出新的文旦保存技術,讓文旦成為加工食品的原料可穩定供應。(記者王錦義攝)

    花蓮的食品、烘焙業者與文旦農民合作,研發出新的文旦保存技術,讓文旦成為加工食品的原料可穩定供應。(記者王錦義攝)

中興文創園區前身是紙業公司,創始於一九三五年,以新聞紙為主力產品,曾是全國最大造紙工廠,產量高居東南亞首位,但在二○○一年民營化後閒置,二○一四年由宜蘭縣府接手作為文創基地。

這次國際設計競圖工作營,邀請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助理教授漆志剛擔任主要策劃人,以「重新想像一九三五」為題,帶領學員探查中興文創園區紙廠工業遺構,有學員希望把歷史建築規劃為劇場,賦予新風貌,五組設計提案將作為場域規劃參考,作品在園區有料倉庫展出(見圖,記者江志雄翻攝),將展至十九日。

此外,在羅東文化工場天空藝廊舉辦的大學建築系畢業設計國際特展,被視為亞洲建築系所年度重要活動,今年展出卅一件作品,展期到九月十五日。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宜蘭縣老字號製香廠浴火 己文堂︰將重生

2019-08-12

〔記者張議晨/宜蘭報導〕宜蘭縣頭城鎮老字號手工製香行「己文堂」,本月八日慘遭祝融肆虐,三百多坪的工坊付之一炬,損失至少兩千萬元,己文堂手工製香手藝傳承逾半世紀,第二代傳人林建宏說,他們會重新振作,不會被一場火擊垮。

  • 宜蘭縣頭城鎮老字號製香工廠「己文堂」,八日一場大火燒掉製香工坊,堆滿易燃物品的工廠,直到清晨六時餘火才終於熄滅。(記者張議晨翻攝)

    宜蘭縣頭城鎮老字號製香工廠「己文堂」,八日一場大火燒掉製香工坊,堆滿易燃物品的工廠,直到清晨六時餘火才終於熄滅。(記者張議晨翻攝)

  • 「己文堂」第二代傳人林建宏,希望在廢墟中重建父親的心血。(資料照片)

    「己文堂」第二代傳人林建宏,希望在廢墟中重建父親的心血。(資料照片)

  • 「己文堂」第二代傳人林建宏,希望在廢墟中重建父親的心血。(林建宏提供)

    「己文堂」第二代傳人林建宏,希望在廢墟中重建父親的心血。(林建宏提供)

  • 印加果是爬藤植物,玉里農民種植在卓溪鄉排水良好的山坡地,生長相當茂盛。(記者花孟璟攝)

    印加果是爬藤植物,玉里農民種植在卓溪鄉排水良好的山坡地,生長相當茂盛。(記者花孟璟攝)

  • 呈現「星星狀」的種子含油30%到60%,營養豐富。(記者花孟璟攝)

    呈現「星星狀」的種子含油30%到60%,營養豐富。(記者花孟璟攝)

  • 青農林昆平2年前返鄉引進印加果栽種。(記者花孟璟攝)

    青農林昆平2年前返鄉引進印加果栽種。(記者花孟璟攝)

二代接手轉型 加入文創商品

己文堂的製香工廠位於雪山隧道南口正下方,創辦人林己能國小畢業後在頭城鎮香舖當製香學徒,一九八三年創辦己文堂製香,目前是宜蘭為數不多的手工製香廠,他入行至今超過五十年。

兒子林建宏大學畢業後,林己能將己文堂傳承至第二代手中,四十五歲的林建宏學國術也會製香,幾年前把工廠轉型為自有品牌,研發文創商品,讓原本祭祀為主的香品,融入日常生活,擦亮己文堂招牌。

林建宏說,傳統製香從原料到烘乾出貨,流程繁複,卻耐燒、少污染,還有天然木材淡雅香味,他希望傳承日益失傳的手工製香,讓品香成為一種文化。

不過,八日凌晨的一場大火卻重創轉型不到五年的老品牌,擔任頭城消防分隊義消的林建宏,與隊員搶救自家大火,火勢撲滅後,三百多坪廠房僅剩焦黑餘燼。林建宏說,當時看到工廠整片火海,心裡只想到父親心血全沒了。

林建宏︰不讓父親手藝失傳

火災後隔天,林建宏收拾心情,清點未受損的機具、材料,粗估財物損失兩千萬元起跳,大火殘酷燒掉父親的「起家厝」,但是師傅手藝、品牌等基礎還在,等待時間復原,此時是危機更是轉機,會把父親交給他的手藝流傳下去,在餘燼中重新出發。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零體罰不打不罵有方法

‧台灣光華雜誌2011/01/11文/李珊

 

「零體罰時代」,校園的管教挑戰的確艱鉅,其中制度面的改革、社會文化的遽變,都不是老師個人能著力的,所幸近年來許多體制內外的老師和民間團體,以高度的教育愛,透過重新定位老師的角色,發展新時代的管教策略和方法,的確掙脫了打罵教育的綑綁,走出一片新天地。

 

不能打也不能罵之後,老師到底該如何管教和輔導頑皮難纏的孩子?是每位老師的高度挑戰。圖為宜蘭竹林國小輔導室中,正被罰站反省的孩子。(攝影/莊坤儒)

 

「零體罰時代」,校園的管教挑戰的確艱鉅,其中制度面的改革、社會文化的遽變,都不是老師個人能著力的,所幸近年來許多體制內外的老師和民間團體,以高度的教育愛,透過重新定位老師的角色,發展新時代的管教策略和方法,的確掙脫了打罵教育的綑綁,走出一片新天地。

從北到南,台灣校園內的管教實驗已如火如荼展開:

宜蘭有一群中小學老師,透過溝通、諮商專家陳怡安教授倡導的「意識會談法」,長期以讀書會方式操練「有效對話」,先改變自己,並和觀念投契的老師互相支持,再應用這套「心法」和學生互動,目前有多位老師都在自己學校播撒「生命對話」的種子。

台中市「21世紀教育協會」是理念倡議的團體,從早期推動零體罰、「愛的校園」系列活動,到「親師生三贏」系列講座,引起廣泛迴響,許多老師、家長重新反思教育,也付諸改變的行動。

還有一位專職媽媽李志彬,決心擺脫自己「情緒無法控制、打罵完小孩又痛苦不已」的循環,尋遍各種心理諮商、教育方法,經多年摸索、實驗,終於脫胎換骨。她綜合各家精華和自己親身體會,編撰成一套《不打不罵怎麼辦?》教材,長年在坊間開課推廣,許多老師學了這套溝通方法後「從此不曾打過小孩」。

其他還包括北市開平餐飲學校校長夏惠汶在學校內推動的「老師心念轉變課程」、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的「愛你一輩子守護團」等等,綜合各家觀念、作法,可歸納出幾個共同原則:

 

管教守則1:先處理情緒

「當我們在打罵孩子時是否想過,我是真的在幫助孩子,還是只是在發洩『孩子為什麼不聽我的話』的憤怒和挫折?」李志彬表示,如果自己的發洩大於對孩子的實質幫助,就應該要自我探討、面對自己的潛意識。

「情緒管理不佳的人,其實非常不適合當老師。」教小學30年、目前退休轉往大學兼課的張麗華認為,老師是一種很獨特的工作,學生如一張白紙,老師每天與他們朝夕相處,影響力和殺傷力不可小看,老師情緒失控的一個動作或一句話,都可能影響學生一輩子。台北市長郝龍斌在「9巴掌事件」後受訪表示,他小學音樂課曾在唱〈西風的話〉後,不明就裡地被老師連甩6個巴掌,讓他幾十年來視唱歌為畏途。

除了老師要管好自己的情緒,當察覺學生有情緒時,也得先釋放孩子的情緒,孩子才可能理性思考、調整觀念。

李志彬在指出,當孩子有情緒時,父母或師長若用責備、教訓、威脅,甚至批判、侮辱方式教小孩,長期下來導致孩子叛逆、頂嘴或畏縮沒自信;而用建議、稱讚或說大道理的方式,孩子不見得聽的進去,或者知道卻做不到。就算孩子採納大人的意見,無形中卻剝奪了孩子自我思考的機會。

她主張,「傾聽」是最好的釋放情緒策略。

 

午休時間,輔導室中聚集了各班級過動、情緒障礙等症狀的孩子,外聘老師正在進行諮商輔導,老師以《國王的新衣》的故事帶領孩子討論表達意見的方法。(攝影/莊坤儒)

 

「懂得傾聽,孩子自然願意把心中的話告訴你,孩子覺得被了解、接納,情緒會藉著『說』而釋放,父母師長繼續做聆聽的回應,更深層的情緒會被釋放出來。」李志彬說,在聆聽、回應的過程中,大人完全沒有出意見,孩子的情緒走了,理性恢復,最後自己會想出辦法來解決問題。

 

管教守則2:對話、分享取代說教

情緒管理好、避免師生間擦槍走火,這固然是管教成功的第一步,但教育的目的畢竟在於「將學生帶入正軌」,若缺乏有效的輔導管教策略,仍是徒勞無功。

2010年剛退休的宜蘭竹林國小老師宋慧慈表示,最好的輔導管教應是「用好的提問來啟動學生動腦思考」,這比一味訓斥、直接灌答案更重要。無奈目前許多老師對頂撞、說謊、打架等偏差行為的處理模式,還停留在「糾正」、「制止」,若覺得難以招架或需要暫時「隔離」送到訓導處時,通常也是罰站或訓斥一頓而已,孩子還是學不到什麼。

她以導正孩子說話「白目」的習慣為例,老師光責備不會發生作用;她會藉著童話《國王的新衣》的討論和孩子對話,引導孩子去想:如果看到自己不喜歡的事,想「吐槽」又不希望傷害別人或被處罰的話,應該怎麼說?進而引發孩子思考:怎樣說「對事情有幫助的話」、「可以解決問題的話」,什麼是「風涼話」,什麼又是「放馬後砲的話」,還會以戲劇、遊戲等方式,把新的觀念內化到生活中。

一旦「打孩子」的方便法門被堵死,有心的老師自然會另闢蹊徑,各種方法也將應運而生。例如有些老師就以分享生活經驗、價值觀來取代過去的「說教」管教法。

 

管教守則3:把孩子的需要放在自己的需要之前

以管教嚴格出名的台北市私立延平中學「數學名師」俞明村,幾年前為了處理自己和兒子間的衝突,參加全國家長聯盟「愛你一輩子」課程,才恍然大悟什麼是教育,開始看到兒子的優點,不再因成績不好而揮棍打兒子。連帶地,他對學生的態度也從以往的強勢管理變成亦師亦友,他經常和學生分享自己的「人生以幸福為目的」哲學,教導學生有效的讀書方法、追女朋友的秘訣,對數學考15分的同學,則放下數學老師的本位思考,反倒鼓勵他朝喜歡的歷史科精進。

 

上課規則若由孩子自訂和簽名同意,更能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本刊已將海報下方孩子簽名隱去)(攝影/莊坤儒)

 

管教守則4:親師同一陣線

多位老師都表示,孩子的偏差行為往往反映出他們在家庭得不到愛、了解、肯定的空虛和不滿,老師若能補足這一塊,孩子知道還是有人關心、肯定他,就會卸下心防,其他問題就好處理了。

李志彬則建議,老師若無法付出太多時間,可以邀請一些具輔導技巧的愛心媽媽,每週一次來聆聽孩子心聲,通常不用一學期,就會發現孩子的轉變,而且是從內心轉變,比打罵教育的口服心不服事半功倍多了!

 

回到教育本質

「其實校園的體罰或管教失能問題只是表象,根結在於我們一直忽視教育的真正意義,」21世紀教育協會理事長倪顯光點出問題核心,若是老師都能體會到,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教育的目的絕不只是課業升學、常規訓練,而是要幫助孩子把他的潛能充分發揮出來,有能力解決問題、面對未來,則所謂管教衝突其實是放錯了重心。

「而在變化快速的21世紀,孩子的核心關鍵能力是什麼?」她問,10~20年後學生長大,將投入目前還不存在的新工作、使用根本還沒發明的科技、面對目前無從逆料的世局變化,他們是否擁有積極心態並具備「主動學習」的能力?是否已培養「應用創造」、「溝通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都是遠遠超過管教的範疇。

「管教」只是「教育」的入門第一關,有的老師在門外徘徊、迴避,有的老師跨不過門檻而重摔一跤,有的老師卻善用方法輕巧越過、終而登入教育的殿堂。勇於挑戰自我的老師們,盍興乎來!

【完整內容請見《台灣光華雜誌》一月號】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宜蘭壯圍漫遊…來牽罟 看龜山朝日

 
2019-07-26 00:26聯合報 記者羅建旺/宜蘭報導
  •  

 

後埤社區有傳承200多年的「牽罟」,有如跟大海拔河。記者羅建旺/攝影
後埤社區有傳承200多年的「牽罟」,有如跟大海拔河。記者羅建旺/攝影
 

 

宜蘭海景迷人,壯圍鄉從大福、永鎮、後埤到廍後,長約6公里的沙灘柔美,晨起可欣賞龜山朝日的蘭陽第一景外,沿著海岸防風林,有自行車道可騎鐵馬逍遙遊,廍後社區還有新景,在沙灘上以漂流木架設鞦韆架,可以打卡吹海風,到後埤社區則可跟團「牽罟」,體驗與大海拔河的樂趣。

 

宜蘭海岸線長度超過100公里,不同角度看龜山島,龜山島形狀都不一樣,在壯圍海邊看...
宜蘭海岸線長度超過100公里,不同角度看龜山島,龜山島形狀都不一樣,在壯圍海邊看,則是最接近龜形。記者羅建旺/攝影
 

 

「這裡看龜山島最像龜。」在壯圍鄉廍後社區土生長的林小姐說,宜蘭海岸線長度超過100公里,不同角度看龜山島,龜山島形狀都不一樣,在壯圍海邊看,最接近龜形,絕對是首選,天氣好時,夏天的太陽會自海平面上升,從大福、廍後與後埤海邊欣賞,朝日會出現在龜山島的附近,形成「龜山朝日」,朝霞滿天後,即出現這樣美景,被譽稱是蘭陽第一景。

 

宜蘭縣壯圍鄉廍後社區利用漂流木,在海邊架設鞦韆架,坐在鞦韆上,遠眺龜山島,讓美麗...
宜蘭縣壯圍鄉廍後社區利用漂流木,在海邊架設鞦韆架,坐在鞦韆上,遠眺龜山島,讓美麗的壯圍海邊多了浪漫。記者羅建旺/攝影
 

 

蘭陽第一景魅力吸引人外,穿梭防風林間的濱海自車道,更是輕鬆逍遙遊的好地方,沿途有林蔭,有海景,沙灘迷人,無論是吹著海風緩行,或衝一段路出出汗,樂趣不同。

而後埤社區有傳承200多年的「牽罟」,即乘船出海撒網,再集合人力在岸上拉繩收網,連網帶魚拉上岸,有如跟大海拔河,這種古漁法因後埤人口外移、漁獲減少,曾停滯30年。社區耆老為免牽罟失傳常辦活動,讓遊客報名,體驗加導覽與風味餐,酌收費用,遊客可跟後埤社區發展協會連繫,電話(03)9382678。

 

壯圍海邊小徑安靜且迷人。記者羅建旺/攝影
壯圍海邊小徑安靜且迷人。記者羅建旺/攝影
 

 

此外,壯圍鄉廍後社區利用漂流木,在海邊架設鞦韆架,為美景加值,成為打卡熱區。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宜蘭市場節來了 總鋪師歌王陳隨意開唱

 
2019-07-26 13:06聯合報 記者羅建旺╱即時報導
  •  

宜蘭市公所推出「2019宜蘭市傳統市場節」,8月1日在宜蘭市南館與北館市場前的光復路上登場。

除可體驗傳統市場的好逛好買等樂趣,還安排總鋪師歌王陳隨意、音質乾淨實力堅強的台語歌手向蕙玲、帶有演歌風格獨特唱腔的台語歌手芒果公主喬幼開唱。

同時,邀請宜蘭在地的「悟遠劇團」演出,以傳統戲曲融入傳統市場元素,透過妙趣横生的戲曲方式,傳達南、北館等市場濃厚的人情味,讓民眾更加瞭解傳統市集在地文化。

宜蘭市公所表示,舉辦傳統市場節是為了讓新一輩青年及孩童瞭解市場文化,讓民眾一起來觀看傳統戲曲傳達傳統市集的人情味,一飽耳福聆聽台語歌手的精彩演出。

市長江聰淵指出,在地傳統市場最具有地方生活特色及文化,是與在地化最直接的接觸,隨著時代的進步及社會生活形態變遷,帶動人們購物習慣改變,但傳統市場依然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他希望透過這次活動,發揚暨行銷宜蘭市傳統市集的「傳統、好味、好厝邊」的市場風情,也歡迎大家一起來親身體驗宜蘭傳統市場的美味與趣味,呷好味聽好戲。

宜蘭市公所推出「2019宜蘭市傳統市場節」,宜蘭市長江聰淵(右起)、陳隨意、代表...
宜蘭市公所推出「2019宜蘭市傳統市場節」,宜蘭市長江聰淵(右起)、陳隨意、代表會主席林智勇邀請民眾來參加。圖/宜蘭市公所提供
 
宜蘭市公所推出「2019宜蘭市傳統市場節」,8月1日在宜蘭市南館與北館市場前的光...
宜蘭市公所推出「2019宜蘭市傳統市場節」,8月1日在宜蘭市南館與北館市場前的光復路上登場。圖/宜蘭市公所提供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宜蘭水燈節為期4天活動多 還特製龜山島造型小水燈

 
2019-07-26 08:54聯合報 記者羅建旺╱即時報導
  •  

「2019宜蘭水燈節」本月30日(農曆6月28日)到8月2日(農曆7月2日)一連4天,在宜蘭市河濱公園、宜蘭城隍廟等地舉行。

這項活動由宜蘭市公所與宜蘭縣宜蘭市中元民俗文化推展協進會、宜蘭城隍廟等合辦,既傳承百年來的放水燈文化,也結合創意活動。

市公所指出,今年活動安排,7月30日城隍爺出巡會場灑淨,晚上點燈祈福法會,7月31日在宜蘭城隍廟發表科儀,在宜蘭市河濱公園舉辦傳藝教學營,邀請蘭陽戲劇團表演歌仔戲,晚間在文化中心起步,「開拔起駕巡舊城」,8月1日在城隍廟及南北館市場有普渡文化夜,8月2日在宜蘭市城隍廟進行平安米佈施。

除傳承傳統外,宜蘭縣宜蘭市中元民俗文化推展協進會成立水燈創意工作坊,推出「燈火相傳-璀璨蘭河」計畫,與宜蘭國中美術班、中山國小美術班同辦,由宜蘭國中美術班組長張俊雄指導,設計龜山島造型小水燈,美術班學生彩繪、絹印,創作新穎的宜蘭舊城水燈樣式,讓年輕世代一起體驗蘭城百年水燈節活動。

創意水燈工作坊活動還邀請宜蘭在地文史學者林正芳,講述宜蘭水燈節溯原歷史回顧,讓更多人知道宜蘭在地水燈節文化。

市長江聰淵指出,2019宜蘭水燈節為期4天,這項宜蘭市大型傳統文化活動,已有百年歷史,今年水燈節「開拔起駕巡舊城」有學校、宜蘭市創新育成中心、壯三新涼樂團、COSPLAY團體加入繞境,設計龜山島造型小水燈,讓百年習俗加入創意元素,文化傳承生生不息。

宜蘭水燈節本月30日登場,一連4天,有多項活動與演出,今年還特製龜山島造型小水燈...
宜蘭水燈節本月30日登場,一連4天,有多項活動與演出,今年還特製龜山島造型小水燈。圖/宜蘭市公所提供
 
宜蘭水燈節本月30日登場,一連4天,有多項活動與演出,今年還特製龜山島造型小水燈...
宜蘭水燈節本月30日登場,一連4天,有多項活動與演出,今年還特製龜山島造型小水燈。圖/宜蘭市公所提供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通報有蜂巢到摘除拖了10天 8旬老婦遭虎頭蜂叮死

李游菊的兒子李信毅(左)及媳婦林宿霞(中)今在縣議員林麗(右)陪同下,召開記者會。(記者林敬倫攝)

李游菊的兒子李信毅(左)及媳婦林宿霞(中)今在縣議員林麗(右)陪同下,召開記者會。(記者林敬倫攝)

2019-07-25 11:40

[記者林敬倫/宜蘭報導]宜蘭市87歲老婦李游菊9日到自家附近菜園拔菜時,慘遭黑腹虎頭蜂襲擊,被叮咬約20個包,送醫後在當天下午死亡;家屬對此傷痛欲絕,今在縣議員林麗陪同下召開記者會,痛批10天前就已向縣府通報附近有蜂巢,但行政怠惰遲遲不處理,才導致憾事發生;縣府農業處回應,將檢討如何縮短處理蜂巢的行政程序。

  • 蜂巢位於高壓電桿上。(記者林敬倫攝)

    蜂巢位於高壓電桿上。(記者林敬倫攝)

  • 蜂巢位於高壓電桿上。(記者林敬倫攝)

    蜂巢位於高壓電桿上。(記者林敬倫攝)

  • 李信毅模擬母親被叮情形。(記者林敬倫攝)

    李信毅模擬母親被叮情形。(記者林敬倫攝)

上個月宜蘭市慈行路附近一座高壓電桿上,有一座黑腹虎頭蜂巢,導致2名民眾遭到叮咬,6月29日隨即有人打電話到1999通報處理,縣府當天派委外廠商到現場時,發現蜂巢位於高壓電桿附近,為避免觸電危險,無法立即拆除蜂巢,隨即通報台電辦理斷電程序。

不料,因斷電程序繁瑣,蜂巢遲未拆除,到了這個月9日上午約7點,李游菊到慈航路農田拔菜,遭到電桿上黑腹虎頭蜂攻擊,被叮咬約20幾個包,附近民眾發現,立即將老婦用輪椅送回家,並叫救護車送醫,但當天下午4點,老婦仍宣告不治,讓家屬非常悲憤。

李游菊的兒子李信毅及媳婦林宿霞今在林麗陪同下召開記者會,李信毅痛批,之前就已經有人被虎頭蜂攻擊,但遲遲沒有處理,等到他母親被叮死後,當天晚上才派人將蜂巢摘除,行政效率真的太差!

林宿霞指出,縣府遇到問題應該馬上處理,不該一拖再拖,否則就要在現場立警告標語,提醒民眾有蜂巢,李游菊真的是枉死,家屬不排除提出國賠;林麗指出,縣府應該上緊發條,才不會再有類似的事情發生。

宜縣府農業處︰一切流程符合規定

農業處表示,因為蜂巢位於高壓電上,為避免危險,需要經過斷電程序,光是公告斷電就要3天時間,才無法立即摘除蜂巢,一切處理流程都符合規定,沒有拖延,只是很遺憾發生憾事,未來會和台電研商,看遇到類似事件,如何再縮短相關行政程序,達到快速處理、即報即拆的目標。

農業處說,未來如蜂巢無法立即摘除,農業處也會立即在現場設置警告標語提醒民眾,並拉起警戒線,避免民眾過於靠近。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林姿妙跑攤送童玩節貴賓券 挨批失當

2019-07-25
 
 
 
 

〔記者江志雄/宜蘭報導〕宜蘭縣長林姿妙被爆料,跑攤時童玩節公關票整桌發人人有份;投訴人質疑官方大量送票,購票進園遊客難道是「潘仔」(台語傻瓜之意)?宜蘭縣文化局回應,每屆童玩節均印製五%公關票(貴賓券),可能發送方式不同引起誤解。

被質疑官方大量送票 購票遊客成「潘仔」

前宜蘭縣議員薛呈懿臉書粉專以「網友投訴代PO」為題,「參加社團活動,縣長來跑攤不意外,意外的是又人人有公關票,整桌整桌發,買票去童玩節的人真的是潘仔?」

請繼續往下閱讀...

 

薛呈懿PO文指出,上次綠博這次童玩,想要多讓大家參加活動有很多方法,譬如透過縣民護照等多管齊下,若免費無差別送票真的有點誇張,而餐會發送的票券常被誤認是文宣,丟在桌上當垃圾,觀感與做法都不恰當;投訴網友提供的貴賓券流水號兩萬九千五百五十八號,推測已送出近三萬張。

薛呈懿說,童玩節過去公關票有限額,她以前當民代時,文化局主動給五張票供議員考察,送出的票券流水號都會登記,避免被不當轉售,現在這樣送票,縣產好像被糟蹋,她提醒大家,要是發現公關票轉售請務必檢舉。

文化局︰貴賓券維持限額5% 嚴禁轉售

縣文化局長宋隆全說,今年童玩節貴賓券維持五%並沒有增加,希望廣邀各界參與帶來更多人潮,過去多以郵寄送達,縣長改採不同做法,造訪基層順道發放,招致部分人士誤解,貴賓券嚴禁轉售,呼籲各界不要觸法。

預售票成長50% 今年貴賓券印3.3萬張

根據文化局統計,童玩節貴賓券都是以遊客預估數的五%為印製數量,二○一四至二○一六年每年都三萬張;二○一七年兩萬三千張,去年兩萬四千張,今年因預售票成長五十%,估計遊客數會有成長,共印製三萬三千張。

想看更多新聞嗎?現在用APP看新聞還可以抽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宜蘭縣長林姿妙被爆料,跑攤時童玩節公關票整桌發。 (擷取自薛呈懿粉專)

宜蘭縣長林姿妙被爆料,跑攤時童玩節公關票整桌發。 (擷取自薛呈懿粉專)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通報10天後才捕蜂 87歲婦人遭螫亡

 
2019-07-25 14:02聯合晚報 記者羅建旺/宜蘭報導
  •  

 

虎頭蜂巢築在高壓電桿上,縣府配合台電斷電才摘蜂巢。 記者羅建旺/攝影
虎頭蜂巢築在高壓電桿上,縣府配合台電斷電才摘蜂巢。 記者羅建旺/攝影
 

 

 

家屬怒出人命才處理 擬提國賠

 

87歲李姓婦人9日上午7點前往宜蘭市慈航路500巷的菜園種菜,疑遭該虎頭蜂巢虎頭蜂攻擊送醫不治,由於上月曾有民眾通報1999捕蜂,縣府卻在10天後,鬧出人命當晚才處理,李婦家人痛批摘蜂巢太慢,結果出人命,實在無法接受,擬提國賠。

宜蘭縣議員林麗表示,她接獲陳情,指位在宜蘭市慈航路500巷(梅州27號前電線桿上) 出現虎頭蜂巢,有居民被虎頭蜂螫傷,上月29日撥打1999 農業處捕蜂專線,當天農業處派人勘查後,並回覆報案人說明需與台電配合斷電才能捕蜂,唯該案卻到7月9日、亦即10天後才進行摘除蜂巢 。

林麗表示,住在宜蘭市富農路的87歲李姓婦人本月9日上午7點到菜園種菜,遭該虎頭蜂巢虎頭蜂攻擊,爬出菜園後,被鄰居開車送往陽大醫院搶救, 當天下午4點42分因被10多隻虎頭蜂螫,造成過敏性休克不治死亡。

林麗認為,宜蘭縣政府農業處在民眾被蜂螫傷後,未積極督促協調有關單位處理,致發生民眾被虎頭蜂螫致死的憾事發生。行政怠惰,官僚殺人,甚至有可能構成國家賠償之要件,人命關天,豈可等閒視之,目前有關協助民眾移除蜂巢等工作已移交農業處,鑑於上述悲劇之發生,農業處尤應上緊發條,無縫接軌,以保障民眾生命的安全。

 

宜縣府:未延遲 要配合台電斷電

 

對此,宜蘭縣政府澄清,摘除蜂巢並未延遲,6月29日下午4點接獲通報,當天下午6點即會勘,因要配合台電斷電,與台電連繫,台電通知,斷電時間在7月9日晚上,即案發當天的晚上,當晚即移除蜂巢,沒想到同一天上午婦人遭蜂螫。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宜蘭縣議員黃定和質疑呂國華誠信問題,籲選民不要投票給呂。(記者張議晨攝)

宜蘭縣議員黃定和質疑呂國華誠信問題,籲選民不要投票給呂。(記者張議晨攝)

2019-06-03 16:36:03

〔記者張議晨/宜蘭報導〕國民黨宜蘭縣立委初選結果,由前縣長呂國華險勝縣議員黃定和,但呂的團隊成員、前宜蘭縣教育處長呂健吉,在初選期間指控黃定和從縣議員跑去選立委是「政治詐欺」,黃不滿今召開記者會,強調曾說過「不再參與選舉」的呂國華,才是詐騙集團首腦,呼籲大家不要投票給呂;至於是否脫黨,黃定和說,「不排除任何選項」。

呂健吉5月8日在臉書個人頁面發文,文章影射黃定和從縣議員轉換跑道選立委,是政治詐欺;由於立委初選,呂國華與黃定和兩人僅差距不到2%,黃質疑是呂健吉的貼文影響初選結果。

黃定和質疑,呂國華1998年擔任宜蘭市長期間,就曾在2001年轉換跑道選縣長,不僅於此,呂還曾宣稱「不再參與選舉」,未料最後仍出來角逐立委。

黃定和批評呂國華才是政治詐欺集團首腦,發文的呂健吉則是車手、打手,呼籲選民不要投票給沒誠信的人;至於未來是否脫黨參選,黃定和則說,不排除任何選項。

對於黃定和質疑,呂國華受訪解釋,當時民進黨劉守成要連任縣長,國民黨內沒人要選,他是被迫參選,站出來承擔,沒想到因為初選結果,還要遭到黃定和批評。

至於被質疑政治誠信問題,呂國華則說,陳歐珀也說過選縣長就不選立委,每個人都有使命感,對於外界批評他不表示意見;若黃定和脫黨,或要選民不要投給他,他表示尊重。

宜蘭縣議員黃定和質疑呂國華誠信問題,出示競選團隊成員、前縣府教育處長呂健吉貼文截圖,批評貼文影射他,影響初選結果,籲選民不要投票給呂。(記者張議晨攝)

宜蘭縣議員黃定和質疑呂國華誠信問題,出示競選團隊成員、前縣府教育處長呂健吉貼文截圖,批評貼文影射他,影響初選結果,籲選民不要投票給呂。(記者張議晨攝)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