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各言爾志

‧全球中央 2011/04/15

日本爆發核災後,各國反應或激烈或緩和,但無不認真檢討未來核電政策。世人談核色變,但核能發電偏偏有其重要性,取捨難決;看看各國反應可略窺一二。

【整理/張雲銑 中央社副主任編輯】

日本爆發核災,世界各國無不驚駭,急切地檢視自家核電廠是否安全,同時重新檢討能源政策。反應較大的如德國,立即決定關閉七座反應爐,中國大陸暫停審批新核能發電項目;處之泰然如美國、法國,對核能發電仍深具信心;原先一直在討論要不要投入核能發電的菲律賓,這下則暫時不把核能發電列入優先方案。

據媒體報導,各國對核能發電是否安全的感受,以及在最佳能源政策的選擇和考量上,有同有異,可見核或非核是個艱難決定:

中國大陸:

亞洲近年來一直是全球核能復興之首,區內國家配合經濟發展尋求電力,以減輕對進口石化燃料的依賴。與日本鄰近的中國大陸目前運作中的核電機組有13部。中國大陸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張力軍3月12日表示,中國會從日本危機記取教訓;日本大地震雖造成核電廠冷卻系統故障,但不會改變大陸發展核能發電的決心和安排。

但中國總理溫家寶3月16日召集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全面安檢核設施,同時加緊編製核安全規畫,調整核電發展中長期規畫。在核安全規畫批准前,暫停審批核電項目(包括已展開前期工作的項目)。這個大轉變讓人意外,甚至官方輿論也有反對意見,畢竟崛起中的中國能源需求極大而且還背負著減碳的承諾。

俄羅斯:

總統麥維德夫(Dmitry Medvedev)在與土耳其總理艾爾段(Tayyip Erdogan)共同舉行的簡報中說,只要核電廠興建地點正確,又有適當的設計和管理,核能即可安全使用。這個談話已表達俄羅斯的明確態度。

韓國:

鑑於日本福島核電廠因強震、海嘯導致輻射外洩,南韓政府表示,今後建造的核電廠耐震標準將上調至芮氏規模7.0。目前南韓核電廠耐震設計為芮氏規模6.5。南韓目前有21座核電廠,政府計畫逐步擴增至35座。

菲律賓:

菲律賓的電費在亞洲一直是名列前茅,各界不斷討論政府是否應該興建核能發電廠,以降低發電成本並提高供電量。但馬拉坎南宮發言人陳顯達(Edwin Lacierda)在3月17日記者會說,總統艾奎諾(Benigno Aquino III)為了安全考量,寧可使用其他替代性的發電方式。

泰國:

總理艾比希(Abhisit Vejjajiva)已要求能源部重新檢視五座核能發電廠的興建計畫。根據「20年電力發展計畫」,泰國將於2020年至2025年興建五座核能發電廠。若不發展核能,電力發展計畫就必須調整。

印度:

能源需求極大的印度,是當今全球最大的核能科技市場之一。印度總理曼莫漢(Manmohan Singh)已下令全面檢查核能發電廠的安全性,希望在目前積極推動核能發電之際,可以收到穩定人心的效果。

歐盟:

依據歐盟統計,歐盟國家目前使用的電力,三分之一來自核能發電,占能源使用總量的15%。 另據「歐洲核能學會」(European Nuclear Society,ENS)統計,目前歐洲仍在運轉的核電廠有195座,而27個歐盟會員國當中,有14個國家建有核電廠,總數為143座。日本核電廠爆炸輻射外洩,歐洲聯盟嚴重關切,並決定將在下半年展開全面的核電廠壓力測試。

德國:

德國人對輻射的憂懼很深,反核的情緒一向高張,日本福島核能電廠的危機使得更多德國人堅決反對核能發電。德國總理梅克爾宣布,七處在1980年以前興建營運的核能電廠暫時關閉,未來三個月將進行安全檢查,再決定是否永久除役。

梅克爾表示,德國不可能立即全面廢除核能發電,不能因為廢除核能以致必須進口電力,德國的電費也必須是一般人能負擔得起的。

英國:

能源與環境變遷部部長胡尼(Chris Huhne)在日本核災後指出,英國政府十分嚴肅看待日本核電廠事件,他認為英國不可能發生類似強震導致核電廠爆炸的意外。胡尼說,他已下令核電官員就日本核電廠爆炸可能造成的影響及英國可以學習的教訓,撰寫完整的報告。英國目前在英格蘭、威爾斯、蘇格蘭等地有10座核電廠。

法國:

日本發生核災,法國總統沙柯吉(Nicolas Sarkozy)認為可從中吸取教訓,但沙柯吉告訴他的內閣官員,核電仍是法國能源獨立和對抗溫室氣體排放行動中「重要的一環」。沙柯吉已下令檢測國內反應爐的安全系統。

法國擁有58座反應爐,供應全國80%的電力,是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核能製造國。

美國:

美國是全球最大的核能製造國,國內20%的電力來自104座反應爐供應。日本核能電廠危機發生後,引發美國民眾關切美國國內核能安全。

不過,美國看來不擔心,也不會改變其核能政策,但會更小心。美國總統歐巴馬表示,他已下令對美國的核子安全進行「全面周延的檢查」,並矢言記取日本強震觸發核電廠災變的教訓。

加拿大:

加拿大人也很有信心。專家表示,加拿大人不需要擔心加拿大會出現類似日本地震後造成的核子災害。加拿大核子安全委員會及加拿大原子能公司都堅信,加拿大的核子反應爐能承受各種大小地震。

※延伸閱讀:
‧新井一二三:家沒了,我們的秩序還在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全球中央》4月號;本文由《全球中央》雜誌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最近提出大規模投資水資源計畫,為能落實計畫,行政事權統一、法令的規範以及行政執行心態的配合,都是關鍵因素。


中國政府一月二十九日宣布未來十年的水利投資將達到四兆人民幣。這項水資源保護與供應政策,發表於今年的「一號文件」,亦即中國中央政府今年發布的第一個政策,當時華北的冬麥正飽受大旱威脅。

中國強調水資源的永續利用,是正確的一步,因為水與糧食、經濟、生態,甚至國家安全密不可分。政策中提出的措施包括管整體的水消耗、改善灌溉效率、限制抽取地下水、減少水汙染、提供水利計畫經費等。在鞏固與保護中國水資源上,這項國家政策可望發揮長久的影響力,但在政策落實上,仍是一大挑戰。

文章標籤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美兩國在夏威夷舉行亞太事務磋商之前,中方外交部副部長崔天凱就對新聞記者說:個別國家在南海問題上「玩火」,希望美國不要「引火燒身」,如以外交辭令而言,這話應該是非常強硬了,越南的強硬對付中國,要索取南海領土確實是在玩火,一旦中方忍耐不了,再度懲越時,火就是軍事衝突,而美國如果與越南選邊靠近,那火也就會引到自己身上,也就是會引起中美之間的軍事衝突。

當然由於夏威夷會談的外交級別不高,不可能就這樣重大問題獲得解決,所以警告任警告,越南與菲律賓的積極態度不會有多大程度的改變。

文章標籤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宜蘭狗籠農舍 要課景觀特別稅
2010/12/21
【聯合報╱記者吳淑君/宜蘭縣報導】

 

為免農地被有心炒作流失,宜蘭縣政府將針對「狗籠」農舍,課徵維護景觀特別稅。 記者吳淑君/攝影

為遏止蘭陽平原「狗籠」農舍倍數成長,宜蘭縣府將課徵維護景觀特別稅,針對狗窩變豪宅,課徵三到五萬元景觀稅,未來小於十三點六坪的迷你農舍,將不再發給建照。

「非農民要住農舍,應該以價制量。」縣長林聰賢說,良田一旦流失就不可能復舊,為確保蘭陽平原的自然景觀,避免農地被有心人炒作流失,縣府才會祭出特別稅,等細節擬定就會送交議會討論。

本報六日獨家報導宜蘭、南投農地,出現成排有如「狗籠」的迷你農舍,等著買賣後,買主得以改建等名義改為別墅。

宜蘭縣長林聰賢看到新聞震怒,下令全面清查。林聰賢說,真農民住的農舍當然要保障,但他無法忍受「變相農舍」的取巧行為,不但汙染生產基地,農村風貌也全被破壞,在中央未修改相關法令前,要求地方稅務局課以重稅,讓假農民付出較高代價。

地方稅務局長呂莉莉表示,超迷你狗籠農舍,一間只有二、三坪,面積太小了,地價不到一百元,房屋稅未達十萬元,連即使辦農地移轉都課不到稅,她不得不佩服「這些商人真的太聰明了」。

呂莉莉表示,她已向縣長建議課以「維護景觀特別稅」,定額開徵,一年三到五萬元,全縣目前有五百多間狗籠變別墅的房子,是特別稅開徵目標,細節正在研究中。

地方稅務局也已完成清查,全縣共有五○四八筆農舍用地,竟有高達三五一○筆、超過六成違規未作農用,其中不乏漂亮獨棟的豪華農舍。明年起,這些農舍改課徵地價稅,將有八三八萬多元進縣庫。

另外,建設處也邀宜蘭縣建築師公會等單位研商,訂出農舍最小面積不能小於四十五平方公尺,約十三點六坪。建設處表示,這才是合理居住空間。

全案等縣長簽准後,會函請各公所及相關公會照辦,副本並知會內政部營建署及行政院農委會,以後如有小於四十五平方公尺的超迷你農舍要申請建照,縣府不會再准照,要讓狗籠農舍在蘭陽平原消失。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0-11-17 字型: ∣看推薦∣發言∣列印∣轉寄∣分享: 
蘇花砂石車呼嘯過 觀光界罵 
〔記者游太郎/花蓮報導〕花蓮縣各界昨天盛大舉行慶祝蘇花公路修復通車歡迎儀式,但通過的大多數是砂石車,看在觀光業界眼裡,實在不是滋味,認為阻礙花蓮觀光發展的除了交通不便外,就屬砂石車的危害最大,希望相關單位好好管一管。

通車典禮景象 各界盼有管理辦法

花蓮縣長傅?萁昨天率觀光業界,敲鑼打鼓、載歌載舞歡迎前五百位經蘇花公路進入花蓮的遊客,上午九時起在太魯閣大橋北端熱情地等候,在近一小時的過程中,只見砂石車轟隆隆地呼嘯而過,有些還以為在歡迎他們,熱情地按喇叭響應歡樂的氣氛,但觀光業界卻不斷訐譙,有人還不悅地唸著:「該來的不來,來的都是砂石車!」

山月村村長鄭明岡說,砂石車一直是許多遊客的惡夢,經常有遊客向他抱怨,行駛在蘇花公路及花蓮境內的道路上,到處可見到砂石車橫行,不少砂石車爭道的情況,看到小客車駕駛眼裡,嚇都嚇死了,對花蓮的印象也扣分不少。

還有觀光業者說,砂石車是除了路況糟糕的蘇花公路外,影響自小客車駕駛安全最大的的障礙,他不是硬要反對砂石車行駛蘇花公路,但縣府等單位至少也該管一管,不然以後誰還敢來花蓮旅遊。

不願具名的業者說,政府既然要興建蘇花改,觀光業界很高興,但希望完工通車後,讓砂石車繼續走舊路,不要和其他車輛擠新路,否則安全的威脅仍在,對花蓮的觀光沒有任何幫助。

來自台北縣的林姓遊客說,蘇花公路沿途路況還算順暢,雖然開起來心裡仍怕怕的,但他們更怕的是橫衝直撞的砂石車,對遊客而言,砂石車的安全威脅更大,政府應該拿出辦法來管制。

縣府觀光旅遊處長陳又珍說,她看到砂石車的數量確實嚇了一大跳,感覺上至少有三分之二都是砂石車在行駛蘇花公路,她也覺得確實應該有管理的機制,觀光業者的建議,將跟建設處討論,希望研討出一套管理的辦法出來。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0-11-17 字型: ∣看推薦∣發言∣列印∣轉寄∣分享:
免試入學不同調 3高中砲火猛 教育處︰誤會
〔記者江志雄/羅東報導〕宜蘭縣高中職免試入學,縣府教育處與縣內三所國立高中不同調,三校校長昨天發表聯合聲明,砲打教育處身為地方教育主管單位,卻不循正規管道溝通,動輒挾媒體自重,實為不良示範﹔處長陳登欽說,此乃誤會一場。

宜蘭縣高中免試入學,宜蘭高中、蘭陽女中、羅東高中等三所國立高中,分別釋出十五%錄取名額,合計兩百四十二名,三校供給各國中的免試員額,有套計算模式,即各國中在三校就讀的學生數占八十%,各國中應屆學生數二十%,兩者換算後訂出配額。

教育處日前為此召開協調會,建議高中免試入學改採應屆學生數作為分配原則,有國中校長放話說,決議結果若未獲高中職免試入學委員會採納,將向教育部抗議

高中職免試入學委員會昨天在羅東高工舉辦臨時會,直指教育處開會當天,經主席裁示,暫不發表評論,靜待高中端決定後再議,教育處卻自毀不對外發言的承諾。

委員會討論後,決議明年宜蘭區免試入學,三所國立高中釋出名額維持十五%,並協調國立南澳高中提供名額;至於宜中、蘭女、羅高三校,分配給各國中的名額,從原先八十%:二十%比例,改為各占五十%。

委員會說,修改比例的用意,主要考量就近入學、因地制宜原則,盼爭議就此平息,回歸教育本質。

陳登欽說,教育處開會當天的訊息,是接受媒體採訪,並非主動發布新聞稿,況且事關重大,各界有知的權利,對於高中職免試入學委員會新的決議,他雖然失望,但仍須尊重。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類學過去研究其社會演變,利用田野調查和資料佐證,最近一項新的研究,借用遺傳演化的實證方法,利用語言演化做指標來作探究。

根據一項在東南亞和太平洋進行的社會結構和語言研究指出,人類社會是小步前進,正如同生物進化一樣。

倫敦大學學院的柯里(Tom Currie)領導該一東南亞和太平洋研究,論文十月中發表在《自然》雜誌。他指出,一直以來,人類學的重大爭議之一,在於社會經時間推移演變的方式,是否有循環的模式或過程。他們的團隊想要知道,是否社會是經過一些少數不同的形式,才進化成複雜形式,從部落到酋邦、國家和帝國,還是不同的社會都各自擁有自己的發展模式。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誠如愛迪生所言,「天才是1%的靈感加上99%的汗水」,他那令所有人、組織夢寐以求的創新能力,也並非來自偶然。愛迪生的創新力歸功於他的思考方式,其中首要的、不可或缺的,是他的「問題解決導向」思維。
 
湯瑪士‧愛迪生(Thomas Edison)無庸置疑是人類歷史中最偉大的發明家之一;他發明電燈、留聲機、電影,創立奇異(General Electric),一生中共申請1093件專利。誠如愛迪生所言,「天才是1%的靈感加上99%的汗水」,他那令所有人、組織夢寐以求的創新能力,也並非來自偶然。《快樂腦:學習愛迪生的五種創新思考法》一書將愛迪生的創新力歸功於他的思考方式,其中首要的、不可或缺的,是他的「問題解決導向」思維。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清水斷崖背後 你看不見的花蓮

【聯合報╱記者蔡惠萍/調查採訪報導】

2010.07.30 12:52 pm

 

●前言:從八輕(國光石化)開發案、苗栗大埔徵地爭議到六輕大火,邇來與環境議題相關的事件不斷上演,經濟開發與環境保育、文化人權間的拉扯,也讓社會省思:該如何友善對待台灣?民國七十九年,政府喊出「產業東移」,至今剛好廿年,本報記者深入花蓮和平、和仁礦區,走訪開發與保育拉鋸更加劇烈的原民社區,從鏡頭下的直擊及住民的目光,回顧這廿年來,我們得到了一個什麼樣的花蓮、未來又會有什麼樣面貌的台灣?

山的後面,一座座採礦場綿延不絕,跟山前美景比起來,就好像災難現場 記者盧振昇/攝影

 

花蓮的湛藍海灣與壯闊山峰交織的美景,令無數遊客心往神迷。 記者盧振昇/攝影

七月盛暑,車行通過宜蘭與花蓮交界的台九線和平橋,如詩若畫的清水斷崖迎面壯闊開展;車子續往前通過花蓮秀林鄉和仁橋,和仁溪床上川流不息的卡車揚起漫天沙塵,循著卡車的路徑,駛入和仁溪谷,車底明顯感受到突如其來的震盪,更震撼的,卻是眼前的景致…。

群山剝去綠衣 峻嶺削成梯田

一座接著一座為了採掘石灰岩作為水泥原料的礦場沿著溪床邊,留下了從坡腳往上一階階開挖的痕跡,原本高險的山勢像是被大刀揮削成平整的「梯田」,河床上滿是大大小小的石塊與岩片;再往裡走,眼前的景象有如「山崩地裂」,像是戰爭時的「無差別轟炸」。

驚悚的畫面會讓人以為來到了災難片現場,但這就在名聞中外的清水斷崖的「背面」。事實上,蘇花公路在和平、和仁間靠山的一側,原也是石灰岩礦場,十多年前省政府為了不讓露天採礦的「癩痢頭」模樣被遊客盡收眼底,要求採礦業者「退縮」到山的背面或深處。

山前山明水秀 山後千瘡百孔

因而,現在當無數遊客為東海岸險峻的斷崖與海水交織的美景讚嘆的同時,任誰也不知道,山的背後,竟是千瘡百孔的殘破山河;花蓮的好山好水正被以粗暴的方式鯨吞蠶食,且瘡疤還在持續擴大蔓延中。和仁礦場這幅宛如「外太空」的景象,儼然像化外之區,應該負責的主管機關彷彿也跟著「隱形」。

每一家業者在申請石礦開採時,計畫書上總會依據政府規定,詳列各項水土保持計畫與植生綠化的計畫。但沿著和仁溪谷一路往裡行駛,視線所及,河道上布滿了因採掘石礦而崩落的大小岩石、及卡車經過時掉落的石塊,日積月累將湍湍溪水「活埋」,成了地底伏流。

亂石無情玷辱 母親之河好痛

十多年前,這裡還是一條蝶飛魚躍的美麗溪流,溪水沿著中央山脈一路蜿蜒而下,和平、和中、和仁部落的太魯閣族人會在這裡抓魚、跳水、吟唱,是名副其實的「母親之河」。

「這條和仁溪我們叫『卡那剛』,」在和仁部落成長的西給‧哩夯牧師已多年不再回到既熟悉又陌生的卡那剛溪,「你知道『卡那剛』在太魯閣話是什麼意思嗎?」他突然沉默了下來,「就是『河水很清澈』的意思」。

西給‧哩夯回憶,以前孩子們閒暇之餘,習慣跟家裡長輩到卡那剛溪畔玩耍,大家會用母語交談聊聊祖先怎麼打獵,潺潺奔流的卡那剛溪讓部落文化得以傳承,但一切就在八十五年間將此公告為礦業專業區後嘎然而止。

位在花蓮縣最北隅的秀林鄉和平村,包括和平、和中及和仁等三個以太魯閣族為主的原住民部落,地底深藏豐富石灰石;民國七十九年間,政府喊出產業東移,台灣西部陸續到期的石灰岩採礦權,讓業者在政府的政策引導下紛紛移往東部,產業東移變成了「水泥產業東移」。

七千公頃礦區 原是部落獵場

八十三年間,經濟部選擇在和平村設立和平水泥工業區,包括水泥廠區、臨太平洋的和平水泥專用港及和平火力發電廠,並將二千六百公頃的和平礦區公告為和平水泥專業區;另外比較南側的和仁則畫定為礦業專業區,開採石灰岩、大理石、白雲石及化工原料,兩者總計近七千公頃,共有四十多家採礦業者。

和平與和仁礦區與太魯閣、天祥及清水山等屬同一個生態地理區,除了外露的石灰岩,幾乎全被天然闊葉林覆蓋,是台灣重要的森林生態系,同時也是太魯閣族許多部落的傳統獵場。

耗光自然資源 誇什麼無煙囪

產業東移政策歷經廿年,如今花蓮以其豐厚的自然資源致力發展觀光產業,希望邁向「觀光大縣」,但花蓮也同時是「採礦大縣」。花蓮的「無煙囪工業」,與重度消耗自然資源且高耗能的採礦業同時並存,這樣高度矛盾的互斥關係,是否已走到了該停下腳步,好好檢視的歷史交叉口?

※延伸閱讀》
‧Slide Show╱花蓮的山 搬走了

‧哇新聞/開發vs.生態,網友怎麼看

 

2010/07/30 聯合報】@ http://udn.com/

水泥外銷破五成 台灣已經輸出幾座山?

【聯合報╱記者蔡惠萍/調查採訪報導】

2010.07.30 04:16 am

 

 
 

經濟部去年十月解除台灣西部地區水泥原料礦權禁制令,引發環保團體及地方的高度質疑,擔心石灰岩礦開採死灰復燃,當時經濟部發出新聞稿重申,台灣的水泥生產應以「內需」供應為主;但諷刺的是,近年來,中國大陸對水泥等原物料的需求大增,台灣水泥外銷的比率年年上升,去年更一舉突破五成,曾幾何時,台灣居然成為水泥輸出國。

石灰石開採是典型的自然資源非永續性消耗,不像樹木砍了可以再生,而是「挖了多少,就少了多少」;尤其大多數石灰岩礦場採用的階段式採掘法,是先將地表植被與土層推光,再經由爆破以開挖礦石的大面積露天開採模式,嚴重破壞生態與地景。

台泥在和平水泥專業區採礦是採取「直井式」搬運法,把採掘的石灰岩礦透過從山頂的豎井輸送到山下,從外觀看不到採礦。 記者盧振昇/攝影

目前國內幾家大型的水泥廠,採用的是直井運輸式階段採掘工法。台泥和平廠廠長潘仁達說,過去的採礦是在山坡上,會裸露出來,「但現在都沒有視覺上的汙染」,台泥投資了六十億元,在和平礦區挖了三根巨大豎井,礦石就從山頂直落山底內部,再由輸送帶運出,不需要卡車運送,少了運送過程的落塵與空汙,非常環保。

「直井式採掘只是眼不見為淨,」十多年前曾參與和平水泥工業區抗爭的環保聯盟花蓮分會會長鍾寶珠指著遠方的山頭說,直井式採掘是從山頭由上而下慢慢往下挖,使山每年大概以兩公尺的速度「變矮」,雖然在山下看不到山頂或山背在採礦,但山頭還是階段式採掘。

但潘仁達認為,石灰岩礦是國家資源,只要在做好水土保持的情況下,應該讓資源被有效利用。

其實,水泥開採過程不僅破壞環境,且生產時必須將石灰石等原料經過高溫窯燒,得耗用大量的煤與電能,水泥的消耗量被列為地球生命指數的六大評估指標之一。

一百年前,台灣珍貴的千年檜木被大量砍伐,成為日本許多神社的梁柱;現在卻還如同第三世界國家般,對外輸出自然資源。只不過,當年輸出的是檜木,現在輸出的是整座「山脈」,不令人心痛嗎?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德國媒體報導了印度與巴西對人民幣升值的看法,印度中央銀行行長蘇巴拉奧說:「如果某些國家影響其匯率,那末調整的負擔就會落在其他國家身上」,他指出,人民幣如升值對印度出口經濟會產生正面影響。巴西央行行長梅雷賴斯說:「人民幣升值對於世界經濟達到的均衡是絕對關鍵的。」

金磚四國四月在巴西舉行高峰會,會中對人民幣升值問題既未列入議題也沒未討論,但是會後不久,四國中的兩國便發表了這樣的看法,印巴兩國是否會就此問題繼續乃至擴大很難預測,但就這番表白來看,顯然已充分暴露了所謂金磚四國集團,根本就不能算是個集團,甚至連互助團體都夠不上格。

一直有人認為所謂金磚四國都只是想憑藉這個無形集團以提高自己在國際間的地位,或是想利用它作幌子增加自己的聲勢而已,如想真正合作離題太遠。

文章標籤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