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搶救天際線/蘭陽博物館天際線遭毀「凸顯政策矛盾」

2017-06-27 11:52聯合報 記者彭宣雅╱即時報導
 
烏石港附近新蓋了一棟96米、29層高的建築,破壞蘭陽博物館與環境融合的地景。 記...
烏石港附近新蓋了一棟96米、29層高的建築,破壞蘭陽博物館與環境融合的地景。 記者王彩鸝/攝影
 

融合地景、與環境共生的蘭陽博物館旁,冒出1棟29層樓、95米高的高聳建築,拍照時避都避不掉,毀了宜蘭最美的地標。

 

過去宜蘭發展要成為「線性城市」,要把開發都集中在都會區,維護鄉間的天際線,但蘭陽博物館的案例,凸顯線性城市的矛盾,與原來地方發展政策相違背。

2014年10月,農委會主委林聰賢在擔任宜蘭縣長期間接受媒體專訪時曾表示,應該把適合蓋房子的可開發用地,從宜蘭縣從北到南30幾個都市計劃通盤檢討,基於200多年發展的經驗,最穩定的基盤都在鐵路跟高速公路上,南北就像軸帶,要積極發展線性城市,線性城市就要搭配便捷的交通路網、便捷的服務機能,包括學校市場醫院,各種生活服務,讓居住者身處便利。

宜蘭縣政府農業處前處長楊文全表示,他對台9線上原來的聚落建設高樓是沒有意見的,因為蘭樣平原的發展量是一定的,與其讓它(發展)擴散,不如讓它集中。可是現狀是,這些新蓋的高聳大樓,都不是集中在都市裏面,當初政策是想讓蓋高樓、發展容積縮線在都市裏面,就算遠一點的鄉下農地,都市大樓的高度就不太會影響。

楊文全說,蘭陽博物館的例子根本是「糗大了」,宜蘭當初為了地景,設計了美麗的蘭陽博物館,「旁邊怎麼會讓他蓋這麼高的大樓?」既然讓它合法蓋高樓,縣政府的空間規劃出了問題,這與當年講的「線性城市」有自我矛盾之處。

他表示,縣政府一方面希望在都市發展高樓容積,一方面又希望鄉間的天際線被守住,蘭陽博物館的案例,凸顯了原來線性城市也是假的,與原先規劃的理念相違背,也因此會被民間批評,是圖利特定人士,擁有更高容積,最後落人口實。

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表示,建築應該跟環境盡量能融合,不僅是美觀,居住環境好,居民心理的狀態也會比較愉快,比較不會受到壓迫的感覺,若居住地周邊到處都是房子,對住戶造成壓力,心理健康也會有影響。他說,義大利建築物,不能妨礙天際線與視角,因為這是一個公共資產,要求房子不能建太高,台灣地狹人稠,但現在人挳已經開始減少,空屋率也太高,這時候,政府是可以思考,是否該有點管控與限制。

烏石港附近新蓋了一棟96米、29層高的建築,破壞蘭陽博物館與環境融合的地景。 記...
烏石港附近新蓋了一棟96米、29層高的建築,破壞蘭陽博物館與環境融合的地景。 記者王彩鸝/攝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Vadim 的頭像
    Vadim

    Vadim 雜記本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