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天際線/台灣景觀醜但國人無感 他力推景觀法困難重重
環保署前副署長、前立委邱文彥卸任前曾積極推動「景觀法」、「景觀師法」等草案立法,因會期結束屆期不續審。他表示,曾有德國人來台說,「台灣的都市景觀像豬窩一樣」,尤其看到國內很多建築,都未考量整體景觀,他表示,修法可能牽涉阻擋很多利益,困難重重;由民間力量開始推動,或者地方政府開始執行,是比較可行的方式之一。
邱文彥表示,政府對於景觀的不重視,其實國人也不重視,國人覺得沒什麼,或者不覺得被侵犯,其實是美學素養仍待提升。他表示,上回修法失敗,主要仍是結構性的問題,景觀法要獨立立法很困難,每每在討論時,總是會有很多各界壓力,包括利益團體、立法院委員的反對,對修法就會造成阻力。
邱文彥說,實際上,國土計畫法中有一項國土保育地區的規範,海岸法內也有對於海岸的開發限制,只是,有沒有徹底執行,有很多力有未逮之處;比如陽明山上的小坪頂,矗立著3座高聳房屋,看起來等於在山上插著3炷香,整個景觀受到破壞,但是民眾好像也沒有特別反應;若換做國外,可不是這樣的,他舉例,美國科羅拉多州,若影響到民眾的天際線,民眾是可以提告的;美國費城都市計畫建設的每一個建築物的軸線,都可以看到市政府的高塔,沒有1間房子能夠超越它,這還是早在200、300年前的城市規劃,美國人都市建設規劃,在幾個世紀前,就能有這樣的高度與視野。
邱文彥說,九份、金瓜石的居民,大家都有一定的默契,高度都有限制,也就是家家戶戶都能看到海,大家都能夠有默契,在怎麼興建,也會守著這樣無形的默契,但並非所有民眾都能有這樣的意識。他認為,外界應該關心,是否應該把「景觀」視為環境權,當有建設、建物影響到景觀,可否能夠透過諮商做適當補償,這就是景觀法推動的重點。
他表示,國人應該要去思考,景觀是否是民眾應該享有的權利,過去想要立法,這過程涉及太多利益團體,這也沒有什麼公平正義,這情況下,若有不錯的案例出現,其他縣市都會學習,會成為一個範例,也許地方的自治法規,也能帶動一個案例,讓其他縣市學習,透過民間的推動,由地方政府做起比較可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