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事論事/好的兒童節禮物 不一定要有形

2016-04-14 05:38 聯合報 本報記者鍾知君

  •  
  •  

到底該不該送兒童節禮物?各縣市政府編列預算購買兒童節禮物,行之有年,有的送玩具、水壺,有則送文具組,但是對兒童來說,意義都不大,且歷年來爭議不斷,包括禮物來自中國等問題,品質令人堪憂,有的則是設計有危險,禮物恐變「凶器」,且送禮淪為形式,不少學童指出既不喜歡、也不需要。

今年台中市政府的兒童節禮物,邀請孩童參與藝文活動、出外踏青,讓孩子體驗不一樣的生活;宜蘭縣政府去年宣布「第2節下課時間調整為30分鐘」的兒童節禮物、今年則是要求學生自訂回家作業,和家人出遊,獲得不少好評。

縣內也有部分鄉鎮市公所祭出不一樣的禮物。壯圍鄉請國小生吃麥當勞快樂兒童餐,讓很少吃速食的偏鄉學校孩童開心一下;頭城鎮公所則是舉辦「鯉想啟程」活動,結合國際公益、寓教於樂,讓許多孩子留下難忘回憶。

禮物不是不能送,而是要考慮教育性和實用性,例如有些公部門送愛心禮券,適用性廣,小朋友不僅能購買自己喜歡的東西,也同時做愛心,一舉兩得;有的則是送盆栽,讓孩子觀察植物生長過程、學習照顧生命,也培養環保綠化的觀念。

兒童節禮物預算有限,有時做了選擇卻不能盡如人意,公部門不如把有限的預算省下來,取消有形的禮物,改送無形的創意,構思如何讓孩子過個更有意義的兒童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Vadim 的頭像
    Vadim

    Vadim 雜記本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