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廣場》除了農舍,宜蘭的靈魂呢?
◎ 楊增泉
去年十月,一群友善耕作的小農聚集在宜蘭員山的農田上,大聲呼喊著 「守護宜蘭心價值,搶救農田地景」,他們要求中央與地方政府落實農地農用,遏止農舍濫建。然而,約莫同一時間,位於宜蘭市舊城核心的舊台灣銀行宜蘭分行,正透過保存、修復及再利用的歷史建築策略,轉型為宜蘭美術館…。
圖為守護宜蘭工作坊在農地上設計大型「NO農舍」字樣。(資料照,記者江志雄攝)
一個宜蘭二個世界的矛盾,正在蘭陽平原上演。地方一方面積極保存歷史地景,一方面卻放任傳統農業地景不斷的消逝。仔細探究,這二者的動機其實幽微地指向宜蘭長期以來的發展方向—觀光產業。為了觀光,公部門以看得見建築景觀做為策略,行銷宜蘭的文化形象。為了觀光,看不見的農業與農地(視而不見),不斷成為觀光客行走其間的消費地景—民宿、餐廳、豪宅的祭品等。
終於,宜蘭縣政府四月八日正式公告實施《宜蘭縣興建農舍申請人資格及農舍建築審查辦法》,未來興建農舍必須具備農保資格,或簽具實際務農的切結書。這樣的作為,初步展現了地方在面對資本市場與觀光產業的主體性。
宜蘭的觀光產業似乎走到了一個交叉路口,環境土地與觀光產業的衝突逐漸浮現。農舍問題只是多年沉痾的一個表徵。除了農舍,宜蘭該問自己的靈魂為何?想過何種生活?可能性為何?
審視「守護宜蘭工作坊」的口號:守護宜蘭心價值。這雖然是一群小農的微弱呼喊,卻是一項浩大而漫長的工程,從農舍開始重新尋找宜蘭的心價值,無論是環境、經濟還是文化,無論農業、觀光還是休閒農業觀光,這些問題急不得卻是此刻必須面對的思考與選擇。如同過去一樣,宜蘭將必然再度拾回自己的靈魂,走上榮光的大道—只要想得夠清楚、夠徹底!
(作者為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研究所博士生,宜蘭縣民)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