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建宜蘭橋型 月底定案
2017-09-18
斜張橋遭質疑 破壞天際線
〔記者林敬倫/宜蘭報導〕宜蘭縣政府辦理宜蘭橋改建工程,盼解決橋址通洪斷面不足等問題,但宜蘭市長江聰淵在網路上先行公布,想改建成斜張橋型後,卻引發不少民眾反彈,認為斜張橋不符宜蘭在地特色,有破壞天際線的問題;江聰淵表示, 將廣納民意,提供給縣府參考;縣政府則說,現階段看平面橋型出線機率大,但仍待九月底開審查會決議。
宜蘭市宜蘭橋於民國二十八年興建、五十六年擴建,已有七十八年的歷史,是宜蘭市前往礁溪的主要道路,但橋梁通洪斷面不足,每逢颱風、暴雨,河水都會暴漲至橋底,因此市公所不斷爭取橋梁改建。
縣府經過多次地方說明會,原決議以斜張橋的形式改建橋梁,工程預計於明年開工,一○九年完工;不過,斜張橋設計圖經江聰淵PO上網流傳後,卻引發反彈聲浪,有人認為斜張橋過高,與當地地景不符,甚至覺得有破壞天際線的問題,希望縣府開工前能夠三思。
根據縣府評估,改建斜張橋經費約五億元、平面橋則約四億;前者工期要五百天,後者只需四百天。兩者都能妥善解決通洪斷面不足的問題,現階段市公所發放問卷廣納市民意見及蒐集網路相關輿情,了解民眾真正的需求。
宜市問卷調查 又占上風
宜蘭市長江聰淵表示,已發出五百份問卷,月底前至少發放一千份,目前收回的問卷中顯示,支持改建斜張橋與反對者的比例是三比二,但在網路上卻呈現一比二的相反狀況,宜蘭橋的興建是百年大計,公所會持續蒐集更多意見,再交由縣府做最後的決定。
縣政府工務處長陳春錦表示,市公所廣蒐意見後,九月底縣府將召開基本設計審查會來決定橋型,民眾意見是考量因素之一,但橋梁的安全結構與在地方該扮演什麼角色,也會納入考量,審查會結束後,就會進入工程的細部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