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馬良廟原來不指馬良 摸乳巷竟和亡靈有關

2016-08-30 13:08 聯合報 記者吳佩旻╱即時報導

  •  
  •  

宜蘭各地可見加禮宛、踏踏路、貓里霧罕等地名,這些舊地名其實是源自噶瑪蘭語,許多人不清楚其代表的意涵,其中五結鄉的馬良廟原來不是指三國時代人物馬良,附近的「摸乳巷」由來竟和「亡靈」有關?縣議員黃適超和當地耆老今天出面說分明。

五結鄉季新村昔日是噶瑪蘭族人的重要生活聚落,又稱為「流流社」,當地的馬良廟,被許多人誤以為是指三國時期的馬良,其實是祭祀當時族人先賢的「亡靈」,附近的「摸乳巷」也因音似「亡靈」台語,錯用至今。

議員黃適超表示,噶瑪蘭族的習俗是將先人的骨骸埋葬在家屋的旁邊,活動中心建置之後,各家戶的骨骸集中在當地的馬良廟,意指「亡靈」,和三國時代的馬良其實毫無關聯,大家都誤會了。

馬良廟右前方的小徑,當地耆老說「一次只有2人能通過」,小時候道路尚未拓寬,道路兩側竹林矗立,相當狹窄,2個人並肩行走相當擁擠,幾乎動彈不得,因此被謠傳為摸乳巷,其實這條路應該叫做「亡靈巷」,只是因為台語音似,被誤傳沿用至今。

在地文史工作者林文明表示,早期「有唐山公沒唐山嬤」的時代,宜蘭人或多或少都有噶瑪蘭血統,但是對噶瑪蘭的文化卻幾乎不了解,相當可惜,他說,每年的12月25日至元月1日是噶瑪蘭族人的重要祭典,所有家族成員都會齊聚一堂載歌載舞慶賀,類似原住民的豐年祭。

早期沒有日曆,噶瑪蘭族人利用時令植物來辨認時節,每年刺桐花開是平埔族噶瑪人捕魚的季節,當火紅的刺桐花開時,男人整理竹排、漁具,出海捕飛魚。

79歲耆老陳梱輝說,他看過祖譜認定自己是道地的噶瑪蘭族人,他回想小時候常被稱作「平埔番仔」,也曾聽阿公說過噶瑪蘭語,可惜後來受到漢化影響,到爸爸一代就不會說了,如今在家族已完全失傳。

有鑑於珍貴的文化消失,黃適超向縣府提出建議,希望花蓮與宜蘭的噶瑪蘭人可以互相交流,舉辦文化活動;由縣史館撰寫現有36個噶瑪蘭聚落歷史,讓宜蘭子弟了解歷史過程;學校每個學期裡舉辦噶瑪蘭文化周,達到文化傳承。

宜蘭縣政府文化局表示,噶瑪蘭的文化傳襲都有在做,從前縣長游錫堃開始舉辦噶瑪蘭返鄉等活動,縣長林聰賢也在流流社重建噶瑪蘭家屋,未來將強化文化教育力道,提出具體且深化的方案。

宜蘭縣議員黃適超(中,綠衣者)呼籲縣府加強保存噶瑪蘭的歷史與文化。記者吳佩旻/攝...

宜蘭縣議員黃適超(中,綠衣者)呼籲縣府加強保存噶瑪蘭的歷史與文化。記者吳佩旻/攝影

 
五結鄉季新村的馬良廟常被誤認為與三國時代人物馬良有關。記者吳佩旻/攝影

五結鄉季新村的馬良廟常被誤認為與三國時代人物馬良有關。記者吳佩旻/攝影

 
馬良廟前的摸乳巷未拓寬前相當狹窄。記者吳佩旻/攝影

馬良廟前的摸乳巷未拓寬前相當狹窄。記者吳佩旻/攝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Vadim 的頭像
    Vadim

    Vadim 雜記本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