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艘鴨母船 8/10要點亮宜蘭河
2018-07-25 11:52
[記者林敬倫/宜蘭報導]2018宜蘭水燈節即將於8月10日於宜蘭河濱公園登場,宜蘭市公所培力鄂王、中山及民生社區發展協會,執行「新燈相傳-點亮蘭城」計畫,協同宜蘭國中與中山國小美術班學童,製作200艘「鴨母船」彩繪造型水燈,並於水燈節當天施放,要點亮宜蘭河畔。
宜蘭國中與中山國小美術班學童,製作200艘「鴨母船」彩繪造型水燈,並於水燈節當天施放,要點亮宜蘭河畔。(記者林敬倫攝)
宜蘭國中與中山國小美術班學童,製作200艘「鴨母船」彩繪造型水燈,並於水燈節當天施放,要點亮宜蘭河畔。(記者林敬倫攝)
2018宜蘭水燈節即將於8月10日於宜蘭河濱公園登場,宜蘭市公所培力鄂王、中山及民生社區發展協會,執行「新燈相傳-點亮蘭城」計畫。(記者林敬倫攝)
宜蘭水燈節於2009年被縣文化局核定為縣定民俗文化活動,從清代開始,放水燈就是農曆7月重要的宗教民俗活動,日治時期被禁止,國民政府時期,也受到各種法令打壓,民間一直致力於保有這項傳統文化,但有帶頭者因此被警察帶走,直到解嚴後,政府才開始重視這項民俗活動。
至於鴨母船,則是宜蘭早期居民用來趕鴨子或運送貨物的水運交通工具,距今也已有百年歷史;宜蘭市公所將於8月10日在宜蘭河濱公園舉辦水燈節,今年將水燈與鴨母船2項傳承百年的文化相結合,希望透國由國中小學生彩繪製作的200艘小鴨母船水燈,點亮宜蘭河畔。
鄂王社區專案青年陳弘楷說,孩子們使用高磅數的紙與防水壓克力原料來彩繪製作鴨母船水燈,施放時船上會點亮蠟燭,經試放鴨母船在水上可以浮在水面1至2小時,希望藉由這樣的文化課程,讓孩子了解宜蘭水燈節與鴨母船背後深遠的文化意義。
宜蘭市長江聰淵指出,宜蘭放水燈是縣內歷史悠久,且具指標的傳統民俗活動,同時也是許多老市民共同的生活記憶,希望藉由這次計畫,在傳統民俗活動結合新的元素,讓民眾對水燈節更有認同感,為放水燈文化開啟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