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山嘉冬橋劣化 縣府允撥5千萬
2018-04-02
公所哀 須自籌4千5百萬
〔記者張議晨/宜蘭報導〕宜蘭縣冬山鄉嘉冬橋橫跨冬山河,但橋齡已達卅九年,結構出現劣化,橋墩也有影響冬山河通洪問題;鄉公所計畫投入九千五百萬元經費,希望爭取縣府補助將嘉冬橋打掉重作,宜蘭縣代理縣長陳金德允諾補助五千萬,改善當地交通確保安全。
明年初動工 明年底通車
鄉長謝燦輝說,嘉冬橋正在評選設計階段,最快八月橋梁設計就能出爐,如果一切順利,明年初發包動工,希望能在明年底完工通車,至於不足經費,則由鄉公所自籌款項支應。縣府解釋,若公所有其他需要,可將計畫整理後再提出說明,只要合情合理,縣府會給予支持。
橋齡39年 會車相當困難
嘉冬橋興建於民國六十八年,是冬山鄉武淵村、珍珠村、成興村、補城以及五十二甲、利澤等地的聯絡要道;不過,長一百一十一公尺的嘉冬橋,橋寬僅四.八公尺,會車相當困難,不符當地通行需求。
橋下11座橋墩 阻礙排洪
鄉長謝燦輝指出,不只通行問題,嘉冬橋結構已出現劣化狀況,且橋下十一座橋墩,阻礙冬山河排洪,地方長期盼望能進行改建,解決防洪、通行需求。
鄉公所計畫將嘉冬橋打掉重作新橋,連接茄苳路及武罕三路,橋面擴寬至十一公尺,設有雙車道及自行車道,橋墩數則從十一座大幅縮減至兩座,解決河道通航需求。謝燦輝說,新橋完成後,大型水上巴士可直接通過橋梁,讓民眾乘船悠遊冬山河親水河岸,增加河道觀光效益。
陳金德曾偕同縣府與公所人員會勘,認為嘉冬橋橋齡確實有潛在危險,對當地交通往來也非常不便,允諾撥款五千萬給鄉公所,協助重建新橋。
不過,謝燦輝認為,公所向縣府提報計畫,希望縣府至少補助三分之二的經費,現在只給一半,相較宜蘭市之前提報六千萬元計畫,縣府直接給了一億,如同「要五毛給一塊」,冬山卻是「要一塊給五毛」,實在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