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二次世界大戰 宜蘭差點變成諾曼第?
宜蘭差一點成為二次世界大戰的諾曼第?
文史學者張文義研究宜蘭戰爭史發現,美國統帥麥克阿瑟為攻克日本,當年一度考慮從宜蘭登陸台灣,日軍為防禦,從海邊、平原到山邊共構築三道防線,現在還留下許多軍事遺構是見證。
壯圍鄉公所活化荒廢的海邊軍事碉堡,在碉堡上蓋觀景平台,引發爭議,張文義研究發現,這些現在看似不希奇的碉堡或砲台,事實上是70多年前、二次世界大戰的遺物。
張文義說,當年台灣還在日本統治下,美國與日本打仗,美軍考慮要從沖繩或台灣登陸,台灣差一點就淪為登陸戰場,登陸地點就在宜蘭。
為抵禦美軍可能登陸,張文義說,日軍在宜蘭構築三道防線,第一道防線是在海上布設水雷、鐵絲網與柵欄,海邊挖戰車壕、碉堡、砲台。
另外,第二道防線是在蘭陽平原各處設碉堡與軍事工事,第三道是在山邊設軍事碉堡及坑道,都是對付美軍而準備。
張文義說,還好,後來美軍並未選擇台灣登陸,解除危機,但這些軍事工事留存,散布在宜蘭各地,見證當年台海危機。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