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市原救國團大樓整修後揭牌 命名「龍鄉樓」

2019-03-13 15:02
 
 
 
 
宜蘭市原救國團大樓與志清堂,市公所斥資3200萬元收回,整修外觀至內部,並命名為「龍鄉樓」。(記者林敬倫攝)

宜蘭市原救國團大樓與志清堂,市公所斥資3200萬元收回,整修外觀至內部,並命名為「龍鄉樓」。(記者林敬倫攝)

[記者林敬倫/宜蘭報導]宜蘭市原救國團大樓與志清堂,市公所斥資3200萬元收回,整修外觀至內部;今救國團大樓正式揭牌啟用,為紀念於鹿兒島龍鄉町出身的首任宜蘭廳長西鄉菊次郎,新大樓命名為「龍鄉樓」;宜蘭市長江聰淵指出,龍鄉樓內含親子館、財政課、社會課、防災辦公室及幼兒園等單位,將成為宜蘭市第2行政中心,為市民服務。日治時期首任宜蘭廳長的西鄉菊次郎誕生於鹿兒島縣龍鄉町,對宜蘭的整治和建設有很大的功勞,地方為感念西鄉菊次郎治水的功績,特別設立「西鄉廳憲德政碑」,紀念碑現位於西門橋下的宜蘭河畔堤防,由此可知日本鹿兒島龍鄉町與宜蘭有著深遠的淵源。

 

西鄉菊次郎父親為「維新三傑」西鄉隆盛,而在鹿兒島取景、講述西鄉隆盛故事的NHK大河劇「西鄉殿」在日本上映後引起極大迴響。

市公所指出,龍鄉樓地下室做為終身多元學習之用,現有樂活進修學苑進行休閒及生活的教育多元課程,市民活動中心提供民眾休閒活動的場所,3樓為熊讚親子館,提供舒適、安全的親子教育空間,社會課搬遷至1樓,財政課及市立幼兒園則搬遷至2樓。

江聰淵表示,各課室都集中在公所大樓辦公,不但同仁辦公擁擠,市民洽公也不方便,把社會課、財政課和幼兒園搬遷到龍鄉樓辦公,可以解決空間擁擠的情形,公所搬遷後剩下的空間也可以另作規劃使用,讓市民洽公能有更順暢及舒適的空間。

 

 
 
宜蘭市原救國團大樓與志清堂,市公所斥資3200萬元收回,整修外觀至內部,並命名為「龍鄉樓」。(記者林敬倫攝)

宜蘭市原救國團大樓與志清堂,市公所斥資3200萬元收回,整修外觀至內部,並命名為「龍鄉樓」。(記者林敬倫攝)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批陳吉仲「地鼠」亂搞農地政策 綠營議員怒喊撤換官員

2019-03-12 16:00聯合報 記者戴永華╱即時報導
  •  

農委會決定要把農舍新建位置靠近臨側臨路的規定,改以辦法訂之,提高法律位階。消息一出,引起大反彈,民進黨宜蘭縣議會黨團今與立委陳歐珀開記者會,痛批「臨側臨路」錯誤政策,易釀車禍,好不容易前代理縣長陳金德導正過來,如今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又要強制執行,議員怒指農委會不接地氣,陳吉仲當「地鼠」把農地政策搞得天翻地覆,要求中央汰換不適任官員。

農委會在2015年10月21日頒布「興建農舍經營計畫書」格式,規定農舍應該臨側臨路興建,引起農民反彈。宜蘭縣政府前代理縣長陳金德去年2月公告「宜蘭縣農業用地申請興建農舍審查作業要點」,放寬這項規定, 只要在農地臨路前的40%土地上興建農舍即可,但去年10月「宜蘭版」興建農舍要點遭監察院糾正檢討。

由於農委會臨側臨路規定只是行政命令,難強制約束人民權利義務,為加強法律位階,農委會改以辦法訂定,日前已完成修訂辦法,明文規定興建農舍要「臨側臨路」,預計公告1個月,民眾表達意見,最快4、5月間實施。

宜蘭縣去年2月自有一套農舍興建要點,與各縣市不同,如今針對農委會改以辦法訂定且強制要求農舍必須蓋在臨側臨路,宜蘭民進黨議員大反彈,黨團發言人簡松樹與陳俊宇議員表示,鄰近馬路3米蓋農舍,如果農舍位於轉角處,阻擋視線很容易造成車禍,宜蘭已經看到錯誤政策所造成的結果,好不容易導正過來,如今農委會又要強制規定,剝辱農民權益且造成用路人危險。

「農委會不接地氣」,張秋明等議員痛批中央官員當「地鼠」,沒有聽到農民心聲 ,把農地政策搞得天翻地覆,行政院應該撤換不適任官員。

立委陳歐珀呼籲農委會必須廣徵民意,儘速到宜蘭舉辦說明會,了解基層心聲。

宜蘭縣政府農業處表示,目前還是依照去年2月縣府的要點審查農舍興建案,除非中央農委會正式公告施行新的辦法,縣府會依法行政。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礁溪國中排球隊摘下全國總冠軍 家長憂人才留不住

 
2019-03-13 18:47聯合報 記者江婉儀╱即時報導
  •  

宜蘭縣礁溪國中拿下107學年度國民中學排球甲級聯賽總冠軍,是宜蘭縣史上最好的成績,宜蘭縣長林姿妙上午到學校頒發獎金與致贈新球衣,嘉勉球隊優異表現,但今天有家長表示,縣內高中職無排球隊,學生畢業後只能去外縣市,宜蘭縣政府教育處回應,目前已在跟縣內高中職接洽,會全力留住縣內運動人才,讓他們留在宜蘭就學。

礁溪國中排球隊成立4年,去年的成績是全國甲級聯賽季軍,雖然全隊平均身高170出頭,但在冠亞軍賽時,打敗尋求2連勝的北安國中,抱回總冠軍獎盃,也為宜蘭縣帶回最好成績,其中,陳柏勳同學榮獲個人獎MVP、施宇祥同學榮獲最佳邊線攻擊球員與最具潛力球員2項個人獎。

宜蘭縣長林姿妙、立委陳歐珀今天到學校頒發獎學金,嘉勉球隊表現,但有家長向林姿妙表示,縣內高中職並無排球隊,學生畢業後就要去外縣市求學,人才留不住。

家長林廉凱說,今年高中組甲級聯賽冠軍豐原高商、亞軍瑞芳高工,兩校許多球員都來自礁溪,今年冠亞軍賽就像是「自己人打自己人」,看在他們國三家長心裡感到心痛,孩子若能留在縣內爭光,家長會全力支持,也是為縣爭光。

宜蘭縣政府教育處表示,目前已在與縣內高中職接洽,縣府會全力將運動人才留在宜蘭在地就學,預計最快兩周會有進度。

今天有家長表示,縣內高中職無排球隊,學生畢業後只能去外縣市,宜蘭縣政府教育處回應...
今天有家長表示,縣內高中職無排球隊,學生畢業後只能去外縣市,宜蘭縣政府教育處回應,目前已在跟縣內高中職接洽,會全力留住縣內運動人才,讓他們留在宜蘭就學。記者江婉儀/攝影
 
宜蘭縣礁溪國中拿下107學年度國民中學排球甲級聯賽總冠軍,是宜蘭縣史上最好的成績...
宜蘭縣礁溪國中拿下107學年度國民中學排球甲級聯賽總冠軍,是宜蘭縣史上最好的成績,宜蘭縣長林姿妙上午到學校頒發獎金與致贈新球衣,嘉勉球隊優異表現。記者江婉儀/攝影
 
宜蘭縣礁溪國中拿下107學年度國民中學排球甲級聯賽總冠軍,是宜蘭縣史上最好的成績...
宜蘭縣礁溪國中拿下107學年度國民中學排球甲級聯賽總冠軍,是宜蘭縣史上最好的成績,宜蘭縣長林姿妙上午到學校頒發獎金與致贈新球衣,嘉勉球隊優異表現。記者江婉儀/攝影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批陳吉仲「地鼠」亂搞農地政策 綠營議員怒喊撤換官員

2019-03-12 16:00聯合報 記者戴永華╱即時報導

農委會決定要把農舍新建位置靠近臨側臨路的規定,改以辦法訂之,提高法律位階。消息一出,引起大反彈,民進黨宜蘭縣議會黨團今與立委陳歐珀開記者會,痛批「臨側臨路」錯誤政策,易釀車禍,好不容易前代理縣長陳金德導正過來,如今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又要強制執行,議員怒指農委會不接地氣,陳吉仲當「地鼠」把農地政策搞得天翻地覆,要求中央汰換不適任官員。

農委會在2015年10月21日頒布「興建農舍經營計畫書」格式,規定農舍應該臨側臨路興建,引起農民反彈。宜蘭縣政府前代理縣長陳金德去年2月公告「宜蘭縣農業用地申請興建農舍審查作業要點」,放寬這項規定, 只要在農地臨路前的40%土地上興建農舍即可,但去年10月「宜蘭版」興建農舍要點遭監察院糾正檢討。

由於農委會臨側臨路規定只是行政命令,難強制約束人民權利義務,為加強法律位階,農委會改以辦法訂定,日前已完成修訂辦法,明文規定興建農舍要「臨側臨路」,預計公告1個月,民眾表達意見,最快4、5月間實施。

宜蘭縣去年2月自有一套農舍興建要點,與各縣市不同,如今針對農委會改以辦法訂定且強制要求農舍必須蓋在臨側臨路,宜蘭民進黨議員大反彈,黨團發言人簡松樹與陳俊宇議員表示,鄰近馬路3米蓋農舍,如果農舍位於轉角處,阻擋視線很容易造成車禍,宜蘭已經看到錯誤政策所造成的結果,好不容易導正過來,如今農委會又要強制規定,剝辱農民權益且造成用路人危險。

「農委會不接地氣」,張秋明等議員痛批中央官員當「地鼠」,沒有聽到農民心聲 ,把農地政策搞得天翻地覆,行政院應該撤換不適任官員。

立委陳歐珀呼籲農委會必須廣徵民意,儘速到宜蘭舉辦說明會,了解基層心聲。

宜蘭縣政府農業處表示,目前還是依照去年2月縣府的要點審查農舍興建案,除非中央農委會正式公告施行新的辦法,縣府會依法行政。

宜蘭縣議員與立委陳歐珀怒批農委會不接地氣,陳吉仲當「地鼠」亂搞農地政策,建請中央...
宜蘭縣議員與立委陳歐珀怒批農委會不接地氣,陳吉仲當「地鼠」亂搞農地政策,建請中央汰換不適任官員。 記者戴永華/攝影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國農舍禁蓋田中央 宜蘭綠營議員高喊撤換陳吉仲

2019-03-12 15:53
 
 
 

[記者林敬倫/宜蘭報導]農委會修訂「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明文規定農舍須臨側臨路、不能蓋在田中央,預計4月初預告。民進黨宜蘭縣議會黨團聞訊,今與立委陳歐珀緊急召開記者會,高喊「捍衛農民權益,反對臨側臨路」,民進黨宜蘭縣議會黨團發言人簡松樹更直言,不適任的中央官員要汰換,呼籲中央撤換農委會主委陳吉仲。

農委會於今年3月8日完成「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修訂,並發文給主管機關內政部,修訂內容主要提升農舍興建規範的法律位階,並明文規定興建農舍要「臨側臨路」,達到農地農用的目標,預計4月初完成公告。

消息一出,引發民進黨宜蘭縣議會黨團反彈,宜蘭縣議員張秋明、簡松樹與陳俊宇,今與立委陳歐珀攜手召開記者會,高喊「捍衛農民權益,反對臨側臨路」的口號;簡松樹表示,民進黨團隊對於農委會修訂新辦法,感到非常訝異,總統蔡英文一直要求中央官員要接地氣,但農委會卻來當地鼠,把農地搞得天翻地覆,他建議陳吉仲這樣不適任的官員,應該要撤換。

陳俊宇指出,宜蘭縣農舍興建管理辦法就曾規定農舍興建要臨側臨路,當時就證明這樣的政策是錯誤的,農舍蓋在邊邊角角,常影響路口行車視線,造成嚴重車禍,這樣不合時宜的政策,縣府才剛導正,但中央卻要制定農舍興建要臨側臨路,剝奪農民權利,對用路人造成危險,農委會應該重視地方的聲音。

張秋明也指出,農舍興建在邊邊角角,會導致交通問題,對農民而言,以前辛苦打拼的農地,更失去價值,他拜託行政院長蘇貞昌,把農委會這樣暈船的官員抓下來。

陳歐珀說,農民財產安全,需要政府的保護,他呼籲農委會「要接地氣,廣徵民意」,應到宜蘭來辦說明會,了解民意,他也會要求院長與主委,對這個政策要慎重,否則影響會很大。

宜蘭縣農業處指出,縣府現在還是基於政策延續的立場,現階段還是依照前代縣長陳金德訂定的要點來處理農舍興建審查,以生產基地區塊完整為原則,至於農委會新的辦法,希望將是否符合民眾需求納入考量。

農委會企劃處表示,內政部接下來會進行法規預告程序,任何規定修正本來就應該廣納各種意見,歡迎社會各界表達意見。

 

 
 
宜蘭縣議員張秋明(左)、簡松樹(右2)與陳俊宇(右),與立委陳歐珀(左2)今攜手召開記者會,高喊「捍衛農民權益,反對臨側臨路」的口號,並要求撤換陳吉仲。(記者林敬倫攝)

宜蘭縣議員張秋明(左)、簡松樹(右2)與陳俊宇(右),與立委陳歐珀(左2)今攜手召開記者會,高喊「捍衛農民權益,反對臨側臨路」的口號,並要求撤換陳吉仲。(記者林敬倫攝)

農委會於今年3月8日完成「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修訂,並發文給主管機關內政部,修訂內容主要提升農舍興建規範的法律位階,並明文規定興建農舍要「臨側臨路」,達到農地農用的目標。(記者林敬倫攝)

農委會於今年3月8日完成「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修訂,並發文給主管機關內政部,修訂內容主要提升農舍興建規範的法律位階,並明文規定興建農舍要「臨側臨路」,達到農地農用的目標。(記者林敬倫攝)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宜蘭光復國小120周年 新種苦楝樹象徵傳承歷史

2019-03-12 18:19聯合報 記者江婉儀╱即時報導
 

宜蘭市光復國小體育館前種植一棵超過60歲的苦楝樹,今年適逢120周年校慶及312植樹節,由今年的六年級畢業生,在新建的風雨操場前種下另外一顆小苦楝,光復國小校長陳銘珍表示,對於光復國小校友來說,苦楝樹陪伴他們每天上下學,陪著他們成長,有著深厚感情,種下新的苦楝樹,也象徵學校的傳承與創新。

苦楝樹是台灣原生種,分布在全台各地平原及低海拔山區,苦楝是一種落葉喬木,容易與台灣欒樹混淆,兩者的在於苦楝樹皮有縱溝裂,台灣欒樹則呈雲片狀剝裂。

光復國小校長陳銘珍表示,光復國小創立時1899年,距今已有120年的歷史,在校內的體育館前有一棵苦楝樹,在校史中並無記載這棵樹,但預估它已經超過60歲,陪伴無數屆已畢業的師生們成長,今年是光復國小120周年校慶,今天也是植樹節,由今年的六年級畢業生共同種植一棵新的苦楝樹,除了祝福學校120歲的生日,也讓學生在祝福卡寫下對小苦楝的祝福。

陳銘珍說,大家的印象中,薪薪學子畢業離校的時候,就會想到鳳凰花開、驪歌響起,但有別於其他學校,雖然光復國小校內也有鳳凰樹,但對學生來說,在他們畢業後,回想起的卻是這棵每天陪伴他們上下學的苦楝樹。

陳銘珍指出,傳統教育理念會提到「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因為這樣校內也種植許多樹木,但這棵苦楝樹卻是校內唯一一棵,而今天在風雨操場前種下這棵小苦楝,對於學校來說,既有歷史傳承的意義,也是歷史延伸與創新。

宜蘭市光復國小體育館前種植一棵超過60歲的苦楝樹,今年適逢120周年校慶及312...
宜蘭市光復國小體育館前種植一棵超過60歲的苦楝樹,今年適逢120周年校慶及312植樹節,由今年的六年級畢業生,在新建的風雨操場前種下另外一顆小苦楝。記者江婉儀/攝影
 
宜蘭市光復國小體育館前種植一棵超過60歲的苦楝樹,今年適逢120周年校慶及312...
宜蘭市光復國小體育館前種植一棵超過60歲的苦楝樹,今年適逢120周年校慶及312植樹節,由今年的六年級畢業生,在新建的風雨操場前種下另外一顆小苦楝。記者江婉儀/攝影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已故蘭城藝師作品 宜蘭市公所委託蘭陽博物館保存

2019-03-12 16:48聯合報 記者江婉儀╱即時報導

為了妥善保存藝術文物,宜蘭市公所今天將已故蘭城工藝大師黃德河的蓪草紙花作品「牡丹菊」及顏文伯的燒畫磚彩繪手稿交由蘭陽博物館典藏展示,宜蘭市長江聰淵表示,如此能讓重統的工藝之美,能繼續代代流傳下去。

人稱「江河師」的黃德河從8歲開始學藝做花,創造蓪草紙花藝術超過70個年頭,在2012年獲登錄為宜蘭縣文化資產「紙屬工藝-蓪草紙花藝術」,2013年辭世享壽85歲 。

顏文伯擅於傳統磁磚彩繪與燒製技藝,2015年去世享壽68歲,他精於傳統廟宇之門神、壁堵與樑枋彩繪工藝,與宜蘭地區傳統建築文化連結甚深,在2015年被指定為宜蘭縣傳統藝術中的「傳統磁磚彩繪與燒製技藝保存者」。

宜蘭市長江聰淵表示,原本規畫將黃德河與顏文伯的作品放在宜蘭人故事館展出,但考量能讓珍貴的作品有最好、最完善的典藏及展出空間,因此決定將兩位工藝前輩的作品交由專業的蘭陽博物館典藏,日後也能讓更多人欣賞到,讓傳統的工藝之美,能代代流傳下去。

蘭陽博物館館長陳碧琳表示,博物館除了會妥善收藏做點,定期展出外,也會將作品進行數位化處理,讓國外的遊客也能認識宜蘭藝術家留下來的作品。

黃德河的妻子黃趙石說,丈夫生前的作品能由蘭陽博物館妥善收藏非常好,黃趙石回憶,當初在製作牡丹菊時,她在丈夫身邊協助葉子的製作,看到這盆牡丹菊也想起當初製作的過程,從花瓣、花莖、葉子都是十分繁瑣,以花莖來說,是以鐵絲作為支撐,用紙仔細纏繞鐵絲外圍,家裡也還有櫻花、梅花、牡丹等等共7、8種的蓪草紙花作品。

宜蘭市公所今天將已故蘭城工藝大師黃德河的蓪草紙花作品「牡丹菊」及顏文伯的燒畫磚彩...
宜蘭市公所今天將已故蘭城工藝大師黃德河的蓪草紙花作品「牡丹菊」及顏文伯的燒畫磚彩繪手稿交由蘭陽博物館典藏展示。記者江婉儀/攝影
 
市長江聰淵致贈感謝狀給蘭陽博物館館長陳碧琳。記者江婉儀/攝影
市長江聰淵致贈感謝狀給蘭陽博物館館長陳碧琳。記者江婉儀/攝影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批陳吉仲「地鼠」亂搞農地政策 綠營議員怒喊撤換官員

 
2019-03-12 16:00聯合報 記者戴永華╱即時報導
  •  

農委會決定要把農舍新建位置靠近臨側臨路的規定,改以辦法訂之,提高法律位階。消息一出,引起大反彈,民進黨宜蘭縣議會黨團今與立委陳歐珀開記者會,痛批「臨側臨路」錯誤政策,易釀車禍,好不容易前代理縣長陳金德導正過來,如今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又要強制執行,議員怒指農委會不接地氣,陳吉仲當「地鼠」把農地政策搞得天翻地覆,要求中央汰換不適任官員。

農委會在2015年10月21日頒布「興建農舍經營計畫書」格式,規定農舍應該臨側臨路興建,引起農民反彈。宜蘭縣政府前代理縣長陳金德去年2月公告「宜蘭縣農業用地申請興建農舍審查作業要點」,放寬這項規定, 只要在農地臨路前的40%土地上興建農舍即可,但去年10月「宜蘭版」興建農舍要點遭監察院糾正檢討。

由於農委會臨側臨路規定只是行政命令,難強制約束人民權利義務,為加強法律位階,農委會改以辦法訂定,日前已完成修訂辦法,明文規定興建農舍要「臨側臨路」,預計公告1個月,民眾表達意見,最快4、5月間實施。

宜蘭縣去年2月自有一套農舍興建要點,與各縣市不同,如今針對農委會改以辦法訂定且強制要求農舍必須蓋在臨側臨路,宜蘭民進黨議員大反彈,黨團發言人簡松樹與陳俊宇議員表示,鄰近馬路3米蓋農舍,如果農舍位於轉角處,阻擋視線很容易造成車禍,宜蘭已經看到錯誤政策所造成的結果,好不容易導正過來,如今農委會又要強制規定,剝辱農民權益且造成用路人危險。

「農委會不接地氣」,張秋明等議員痛批中央官員當「地鼠」,沒有聽到農民心聲 ,把農地政策搞得天翻地覆,行政院應該撤換不適任官員。

立委陳歐珀呼籲農委會必須廣徵民意,儘速到宜蘭舉辦說明會,了解基層心聲。

宜蘭縣政府農業處表示,目前還是依照去年2月縣府的要點審查農舍興建案,除非中央農委會正式公告施行新的辦法,縣府會依法行政。

宜蘭縣議員與立委陳歐珀怒批農委會不接地氣,陳吉仲當「地鼠」亂搞農地政策,建請中央...
宜蘭縣議員與立委陳歐珀怒批農委會不接地氣,陳吉仲當「地鼠」亂搞農地政策,建請中央汰換不適任官員。 記者戴永華/攝影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央公告新申請辦法前 宜蘭恐將出現農舍「搶建潮」

 
2019-03-12 23:43聯合報 記者戴永華╱即時報導
  •  

農委會決定把農舍「臨側臨路」的規定納入農舍興建辦法,目前雖尚未公告實施,但由於宜蘭縣的興建農舍規定比較寬鬆,縣政府擔心在中央正式公告實行新辦法前,宜蘭可能會出現一波「搶建潮」。

宜蘭去年2月開放農舍申請要點至今,儘管申請案件只有291件,但新辦法並不會溯及既往,農民已經蓋了農舍就蓋了。中央即將把「臨側臨路」強制納入農舍興建辦法,不再是過去的行政命令,未來將以強化法律效力的新辦法,要求各縣市政府遵行新法。

縣政府在中央新辦法尚未公告前,仍依照自己訂的「宜蘭縣農業用地申請興建農舍審查作業要點」受理申請,除非中央正式公告新辦法,縣府才會終止去年的要點,所以在這段時間,有意申請蓋農舍的人將會趕著依宜蘭的審查版本提出申請,最近申請案一定會增加。

對於中央修改農舍興建辦法,向來關心農地政策的前宜蘭縣議員薛呈懿表示,樂見中央統一規範,這是農委會應盡責任,立意良善,不過建請公告施行新辦法之前,應與地方多溝通。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吵著要鬆綁 宜蘭開放農舍1年申請建案竟不增反減

2019-03-12 23:36聯合報 記者戴永華╱即時報導
  •  

宜蘭要求鬆綁興建農舍申請,縣政府甚至不惜為此與中央互槓,吵得沸沸揚揚,但去年2月宜蘭自訂農舍申請要點至今,1年來共有291件申請農舍興建案,案件未比往年明顯爆增,甚至前縣長林聰賢任內宣布緊縮政策時,105年都還有322件新建農舍取得使用執照,宜蘭開放這一年來的農舍申請件數不增反減。

外界都把民進黨在宜蘭敗選,矛頭指向縣政府在104時宣布緊縮農地政策,引來民怨,於是陳金德前年11月代理縣長上任後的首要之務,鬆綁農舍申請,去年2月訂定「宜蘭縣農業用地申請興建農舍審查作業要點」。

由於違反中央規定興建農舍必須臨側臨路的規定,陳金德與前農委會主委林聰賢隔空互嗆,當時的副主委陳吉仲也跳出來為中央政策辯護,成為全國性的熱議話題,鬧到最後,前行政院長賴清德不得不找來雙方,下令中央與地方爭議要儘速「收尾」。

要求開放的爭議鬧到沸沸揚揚,應該是地方申請興建農舍的期待十分殷切。但根據縣政府歷年統計,核發興建農舍完工使用執照最多的一年是民國99年共720件,其次民國101年690件,102與103年各678件,民國104年林聰賢宣布緊縮農地政策的當年有550件,105年322件,106年203件。

宜蘭去年2月鬆綁開放農舍申請至今共291件申請案,有些尚未完工,實際核發使用執件的件數比這個數字少。跟往年比較,開放的這一年來,農舍申請案未明顯增多,甚至不增反減。

縣政府農業處分析,整體大環境不景氣,農地價格大跌,最風光的時機已過,儘管政策開放,市場買氣依舊難以回溫。

宜蘭縣為了鬆綁興建農舍「臨側臨路」的規定,與中央吵得沸沸揚揚,但開放農舍申請1年...
宜蘭縣為了鬆綁興建農舍「臨側臨路」的規定,與中央吵得沸沸揚揚,但開放農舍申請1年來,申請興建件數只291件,未明顯增多,甚至還比以前減少。圖/讀者提供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