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文化 (55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蘭城尋蹤示範點 開啟新舊文化對話

彩繪世家永裕師的佛帽。(記者游明金攝)

2015-11-07  17:17

〔記者游明金/宜蘭報導〕宜蘭縣文化局辦理「蘭城尋蹤」示範點計畫,在宜蘭市串連5家新興文創空間,展示7位傳統匠師工藝美學,開啟新舊文化對話,遊客走訪巷弄之間,就可品味蘭城找尋故事,這項活動也為21日登場的台灣設計展開啟序章。

  • 「蘭城尋蹤」示範點計畫,串連小火車咖啡等新興文創空間,展示傳統匠師工藝美學。(記者游明金攝)「蘭城尋蹤」示範點計畫,串連小火車咖啡等新興文創空間,展示傳統匠師工藝美學。(記者游明金攝)
  • 「蘭城尋蹤」示範點計畫,串連小火車咖啡等新興文創空間,展示傳統匠師工藝美學。(記者游明金攝)「蘭城尋蹤」示範點計畫,串連小火車咖啡等新興文創空間,展示傳統匠師工藝美學。(記者游明金攝)
  • 廣文堂刻印的匠師工藝,有公、母虎章、家傳印鑑本與收驚的符印。(記者游明金攝)廣文堂刻印的匠師工藝,有公、母虎章、家傳印鑑本與收驚的符印。(記者游明金攝)

「蘭城尋蹤」是宜蘭縣政府文化局推動文創跨界聚落示範點的計畫,邀請小火車咖啡館、賣捌所、合盛太平、Stay旅人書店,以及百果樹紅磚屋等新興文創藝文空間,聯合展示舊城工藝美學匠師作品,包括廣文堂刻印、曾氏彩繪世家永裕師、立體刺繡金官繡莊、林午銅鑼、光興竹行、蓪草花藝的花玉號、榻榻米的信標商行。

金官繡莊第二代負責人陳本川說,他們都是百年老店家,傳統匠師工藝都是手工,一代接著一代傳承,但現在年輕人都不愛學,若不加以保存與推廣,恐怕真的會失傳,透過與新興文創空間結合展示,可以讓民眾接觸傳統工藝之美,是很不錯的想法。

縣文化局表示,串連式的展覽活動展至12月6日,5個文創空間都可看到匠師工藝,此外,配合社群網站媒體發起打卡上傳抽禮品的活動,要將工藝美學拉進新世代生活空間,更多活動訊息可上宜蘭文創輔導中心粉絲專頁查詢。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議員督促宜縣府 建立友善同志環境

2015-11-06  18:18

〔記者簡惠茹/宜蘭報導〕宜蘭縣議員薛呈懿質詢民政處為同志伴侶做了什麼?過去聯合婚禮也不見邀請同志伴侶參加,請縣政府開放同志伴侶註記,雖然沒有實質法律效力,但卻是開啟友善同志夥伴的第一步。民政處表示,中央法規還沒修訂,擔心製造爭議,會先安排影展或講座,並跨單位溝通如何營造友善性別環境。

  • 議員薛呈懿督促宜蘭縣府開放同志伴侶註記。(記者簡惠茹攝)議員薛呈懿督促宜蘭縣府開放同志伴侶註記。(記者簡惠茹攝)

議員薛呈懿今天質詢民政處表示,民政處應該要開放同志伴侶註記,同志伴侶註記高雄市開了第一砲,台中、台北也都陸續跟進,宜蘭縣也應該參考其他縣市的作法,不用等到中央修法,地方政府就能積極處理。

此外,薛呈懿表示,開放同志伴侶註記也能與醫療系統整合,更能保障同志伴侶出示關係人證明,如果遇到意外,需要簽署手術同意書時,能為伴侶簽訂同意書,未來也會持續追蹤監督縣府作為。

民政處回應,開放同志伴侶註記涉及法律問題,由於民法還沒修訂,如果開放註記擔心引起爭議,例如相關財產處分問題等等,還是應該穩當一點,等中央修法後,地方政府再來實施,目前民政處會邀集各單位討論如何營造宜蘭成為友善性別的環境,例如辦活動時邀請同志團體參與倡議議題,或舉辦影展、講座等等。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宜蘭演藝廳街友盤據 議員促管理

2015-11-06

〔記者游明金/宜蘭報導〕宜蘭演藝廳常有街友盤據,縣議員陳傑麟批評縣府文化局未能有效管理,影響演藝廳的文化氛圍;局長林秋芳說,這是很困擾的問題,街友也有人權,無法強制驅趕,會再召開跨單位協調研商解決辦法。

  • 宜蘭演藝廳常有街友盤據,文化局說:「很困擾。」(記者游明金攝)宜蘭演藝廳常有街友盤據,文化局說:「很困擾。」(記者游明金攝)

文化局︰很困擾 將跨單位研商

縣議會昨進行文化局單位質詢,陳傑麟問林秋芳︰「你覺得宜蘭演藝廳有沒有演藝廳氛圍?」林說:「我知道是街友問題,這個很困擾。」陳傑麟質疑,沒有辦法管理嗎?他早上運動經過,人來人往很多,完全不是演藝廳的水準,演藝空間怎麼管理成這個樣子?文化局提不出有效管理辦法,要怎麼提升文化表演?

陳傑麟指出,這是老問題也一直備受批評,不只沒有改善,好像每況愈下,真的「看不下去了」,還有停車場滿地垃圾與菸蒂,環境比其他室外表演場所還要髒及邋遢,文化局應協調社會處、警察局、宜蘭市公所共同處理。

林秋芳說,宜蘭演藝廳的環境不錯,有迴廊、座椅,民眾很喜歡,當然也包括街友,文化局一直協調社會處與警察局,希望能對街友做安置等有效管理,但有些人不願接受安置,街友也有人權,不能強制驅趕。

林秋芳表示,部分街友的習慣不好,身體有異味,食物亂丟,文化局只能加強清掃,之前還有人跑到二樓,晚上躺在廁所門口,蘭陽戲劇團晚上排練也感到害怕,將邀請警局、社會處與市公所再研商,希望討論出解決辦法。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蘭演藝廳街友盤據 議員要求加強管理

2015-11-05  17:44

〔記者游明金/宜蘭報導〕宜蘭演藝廳常有街友盤據,縣議員陳傑麟批評縣府文化局未能有效管理,影響演藝廳應有的文化氛圍;局長林秋芳說,這是很困擾的問題,街友也有人權,無法強制驅趕,會再召開跨單位協調研商解決辦法。

  • 宜蘭演藝廳常有街友盤據,文化局說:「很困擾。」(記者游明金攝)宜蘭演藝廳常有街友盤據,文化局說:「很困擾。」(記者游明金攝)
  • 宜蘭演藝廳常有街友盤據,文化局說:「很困擾。」(記者游明金攝)宜蘭演藝廳常有街友盤據,文化局說:「很困擾。」(記者游明金攝)

縣議會今天進行縣文化局單位質詢,陳傑麟問局長林秋芳「妳覺得宜蘭演藝廳有沒有演藝廳氛圍?」林說:「我知道是街友問題,這個很困擾。」陳傑麟質疑,這沒有辦法管理嗎?他早上運動都會經過,人來人往很多,完全不是演藝廳的水準,演藝空間怎麼管理成這個樣子?文化局完全提不出有效管理辦法,要怎麼提升文化表演?

陳傑麟指出,這是老問題,也一直備受批評,不只沒有改善,好像每況愈下,真的「看不下去了」,還有停車場滿地垃圾與菸蒂,環境比其他室外表演場所還要髒、還要邋遢,文化局應協調社會處、警察局、宜蘭市公所共同處理。

林秋芳說,宜蘭演藝廳的環境不錯,有迴廊、有座椅,民眾很喜歡這個地方,當然也包括街友,文化局一直協調社會處與警察局,希望能對街友作安置等有效管理,但有些人不願接受安置,街友也有人權,不能強制驅趕。

林秋芳表示,部分街友的習慣不好,身體有異味,吃的東西亂丟,文化局只能加強清掃,之前還有人跑到二樓,晚上躺在廁所門口,蘭陽戲劇團晚上排練都會感到害怕,文化局會邀請警局、社會處與市公所再作研商,希望討論出有效的解決辦法。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議員批宜縣府 忽視原住民、同志教育

2015-11-04  20:34

〔記者簡惠茹/宜蘭報導〕縣府教育處今天接受議會質詢,議員孫湯玉惠批評評縣政府忽視原住民語言教育,特別是阿美族語教育不但沒有足夠的師資,競賽項目也沒有阿美族語。議員薛呈懿指縣內性別教育淪於形式,忽視同志議題教育,請教育處多在校園舉辦講座論壇,或舉辦影展,落實性別教育。

  • 議員批縣府不重視同志教育。(記者簡惠茹攝)議員批縣府不重視同志教育。(記者簡惠茹攝)

議員孫湯玉惠表示,縣內阿美族學童大約有500名分布在全縣,但是開設阿美族課程的小學只有20多所,國中的阿美族課程更只是社團活動,有些學校還安排在早自習或中午上課,2個學生吸收力低的時段,建議縣府要將國中的阿美族母語納入正規課程,此外,語言競賽的項目也都沒有阿美族語,顯示縣府不重視族與教學。

教育處長文超順說,國中的族語教學以社團方式進行,進行課程的時間教育處會再安排到教學現場瞭解狀況,而開設學校過少問題,文超順表示,由於師資不足,希望能鼓勵阿美族人投入考取證照,競賽項目則因為今年阿美族語報名競賽的人數少於5人,所以國小才沒有阿美族語的競賽,國中則有6人報名,可以成賽。

「學校的性平會沒有積極推動性別平等教育、同志議題。」議員薛呈懿,目前縣內學校的性平會只是處理性騷擾案件,同志、兩性教育等都沒有被呈現,同志議題可以積極處理的很多,學校性平會可以舉辦論壇、影展,例如性平講座、同志婚姻等論壇讓大家討論,教育處都沒有做到這些事,愧對教育專業。

文超順表示,處理性騷擾是性別會的業務之一,性平會主要不是處理教育問題,是否由他們推動性別議題、性別平等教育是否納入性別平等委員會的業務來處理,或是納入學校一般教育各種教材還要再討論。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宜蘭公共圖書館 花東藏書也能借

2015-10-28 07:46:44 聯合報 記者鍾知君/宜蘭報導

喜歡閱讀的民眾有福囉!由教育部推動成立的「公共圖書館宜蘭分區資源中心」昨天啟用,位於縣文化局圖書館一樓,空間明亮、藏書上萬冊,且提供民眾跨館、跨縣借閱,提升閱讀風氣。

公共圖書館宜蘭分區資源中心啟用,提供民眾跨館借閱服務。 記者鍾知君/攝影

分享

教育部建置北、中、南、東4區公共圖書館資源中心及8個分區,各中心館藏主題不同,例如花蓮是青少年文學,台東著重文創書籍,宜蘭則是以知識性藏書為主。

「老舊空間長出美麗的花朵!」縣府文化局長林秋芳說,文化中心建成至今已有30年,該中心當初也是從設置圖書館開始,推動閱讀或研究需要豐富的知識底蘊,而宜蘭的資源有限,透過分區資源中心的館際互借和廣藏巡迴等資源分享,讓散置於各個圖書館的藏書得以整合利用,創造最大價值。

公共圖書館宜蘭分區資源中心設置在縣府文化局圖書館一樓,目前有1萬1千冊藏書,包含文學、美學和綠色文創等,館藏預計未來可達到3萬冊。

為了提升區域圖書館之間的館藏使用效能,縣政府委託宜蘭郵局運輸,民眾可免費向花蓮、台東分區資源中心申請跨館借閱,最慢一個禮拜內就可以取得想借閱的書,共享各中心的圖書資源。

目前有文化局圖書館借書證的民眾,只要臨櫃或線上預約,資源中心會免費運送圖書至各鄉鎮圖書館,欲借閱花東資源中心的民眾,可先利用「全國文獻傳遞系統」註冊查詢,網址http://ndds.stpi.narl.org.tw,民眾可以借外縣市的書後,在縣內圖書館取書。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宜蘭東光國中「光藝廊」 空教室變展館

2015-10-31 08:41:51 聯合報 記者羅建旺/宜蘭報導

宜蘭縣羅東鎮東光國中利用空出的教室,改造成展覽空間,取名「光藝廊」,昨天揭牌,開放師生與民眾賞畫。

羅東鎮位於宜蘭縣的溪南地區,在原有「田園藝廊」等展覽空間關閉後,師生或藝術創作者的展出空間變少,學校利用空餘的教室變身展場,增加藝文展現的舞台,讓師生與民眾都受惠。

「光藝廊」首展到11月20日,以「光彩.萌芽」為主題,展出104年度學生美術比賽優秀作品,還有校內美術教師潘勁瑞、曾心、吳成琇、林思瑩、汪子堯、陳韋利等人創作。

特別的是,宜蘭縣議員薛呈懿十多年前就讀東光國中美術班第4屆時,創作版畫作品《想飛》,昨天同步展出,學校說,《想飛》與畫展主題相互契合,希望藝術種子萌芽發光,生命充滿美麗色彩。

「光藝廊」命名由來,美術老師陳韋利說,是希望藝術的能量像太陽光一樣,能照亮生活,溫暖人心,透過展出,從藝術創作所創造的議題中,引發對生活中人事物的關懷。

光藝廊是學生優秀作品發表園地,並將邀社區在地藝術家展出,展出檔期已安排到明年2月,展期中的周一到周五上午9時到下午5時開放,中午休息1小時,周六與周日未來會開放。

校長沈如富說,東光國中自民國84年設立美術班,近20年擘畫經營,茁壯成長,不論從校友表現、師生美展成績都能看出,也是縣內國中藝文與人文領域工作圈學校,期待運用美感教室的改造,讓藝術的知性閱讀,深化孩子的心靈。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宜蘭東光國中「光藝廊」 空教室變展館

2015-10-31 08:41:51 聯合報 記者羅建旺/宜蘭報導

宜蘭縣羅東鎮東光國中利用空出的教室,改造成展覽空間,取名「光藝廊」,昨天揭牌,開放師生與民眾賞畫。

羅東鎮位於宜蘭縣的溪南地區,在原有「田園藝廊」等展覽空間關閉後,師生或藝術創作者的展出空間變少,學校利用空餘的教室變身展場,增加藝文展現的舞台,讓師生與民眾都受惠。

「光藝廊」首展到11月20日,以「光彩.萌芽」為主題,展出104年度學生美術比賽優秀作品,還有校內美術教師潘勁瑞、曾心、吳成琇、林思瑩、汪子堯、陳韋利等人創作。

特別的是,宜蘭縣議員薛呈懿十多年前就讀東光國中美術班第4屆時,創作版畫作品《想飛》,昨天同步展出,學校說,《想飛》與畫展主題相互契合,希望藝術種子萌芽發光,生命充滿美麗色彩。

「光藝廊」命名由來,美術老師陳韋利說,是希望藝術的能量像太陽光一樣,能照亮生活,溫暖人心,透過展出,從藝術創作所創造的議題中,引發對生活中人事物的關懷。

光藝廊是學生優秀作品發表園地,並將邀社區在地藝術家展出,展出檔期已安排到明年2月,展期中的周一到周五上午9時到下午5時開放,中午休息1小時,周六與周日未來會開放。

校長沈如富說,東光國中自民國84年設立美術班,近20年擘畫經營,茁壯成長,不論從校友表現、師生美展成績都能看出,也是縣內國中藝文與人文領域工作圈學校,期待運用美感教室的改造,讓藝術的知性閱讀,深化孩子的心靈。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宜蘭渭水路大復活 惹爭議

2015-10-26 03:22:45 聯合報 記者林縉明/宜蘭縣報導

宜蘭市公所計畫把蔣渭水母校中山國小前的崇聖街更名為渭水路。 記者林縉明/攝影

分享

台灣民主先驅蔣渭水的靈骨甫遷葬故鄉宜蘭,宜蘭市公所有意把蔣的母校中山國小前崇聖街更名渭水路,引起爭議。

反對者認為,宜蘭早年有渭水路,當年經公投決定更名中山路,現選定崇聖街更名為渭水路,「等於走回頭路」,且更名後路牌、身分證得重辦。支持者認為可彌補當年渭水路「消失」的缺憾。

宜蘭縣的省道過去分段命名,蔣渭水位在宜蘭市故居的道路,當時命名渭水路;縣府十多年前推動省道統一路名作業,事涉民眾要配合變更戶籍、通訊資料,反彈聲浪不斷,最後舉辦諮詢性公投定案。

縣府提出中山、渭水、蘭陽和府城路四個路名供民眾公投選擇,開票結果中山路勝出,渭水路走入歷史。

蔣渭水的靈骨日前從台北遷葬回宜蘭,落葉歸根,宜蘭市長江聰淵宣布要把蔣母校中山國小外的崇聖街(舊城南路至民權路段)更名為渭水路,讓渭水路重現宜蘭市。

道路更名案有人拍手叫好,支持市公所恢復歷史的記憶,把民主先驅的精神烙印在宜蘭人心中;但也有當地住戶抱怨,去年鄰里整編重換門牌、身分證,更改路名後要再換一次,質疑市公所一廂情願,浪費公帑。

江聰淵解釋,崇聖街不是全線更名,只有鄰中山公園的路段變更,約百公尺路段兩側只有公園和中山國小、宜蘭國小,這一路段沒有住戶,把對民眾生活的衝擊減到最低。道路改名只有兩校要變更地址等資料,花費不超過十萬元。

江聰淵說,推動更名作業前有徵詢兩校校長和當地里長等人意見,絕非黑箱作業。把崇聖街部分路段改名渭水路,是在彌補對渭水路消失歷史的愧疚。

宜蘭縣政府民政處長邵治綺說,宜蘭市公所要變更路名,須把會勘紀錄提報宜蘭戶政事務所,戶政所邀民意代表、地方人士召開道路命名協調會定案後,再把結論送交縣府核定。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丟丟銅音樂節 台俄合奏望春風

 
/宜蘭報導

邀請各國團隊演出的2015丟丟銅蘭城國際音樂節,今天在宜蘭火車站前廣場,會有國外團隊與宜蘭國小弦樂團演出,昨俄羅斯鳳凰四重奏來到宜蘭國小與學校弦樂團合奏,用不同的樂器詮釋台灣民謠〈望春風〉。

鳳凰四重奏使用巴拉萊卡琴、多拉琴、單簧管、手風琴等樂器,首次與宜蘭國小弦樂團合作,對雙方都是非常特殊的體驗,指揮陳仕杰表示,雖然雙方練習時間有限,但音樂是共通的語言,俄羅斯的音樂有時是帶點悲淒,因此很容易抓到〈望春風〉的意境。

宜蘭國小校長施智文指出,音樂節讓學校弦樂團有機會與國外團隊演出,增加學生視野。

宜蘭市長江聰淵表示,音樂節有教育性質,讓學生融合國外的音樂,了解對方音樂的特色,在學習階段建立起自己的信心,是非常難得的交流經驗。

今天上午10時到下午4時,在宜蘭火車站前廣場有音樂交流活動,有宜蘭國小弦樂團與國外團隊,以及當代彈撥樂團、徽吟箏樂團演出。

周日下午4時在宜蘭運動公園體育館有多國共同演出〈丟丟銅〉的閉幕音樂會。(中國時報)

關鍵字:音樂節丟丟銅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俄羅斯團隊搭國小弦樂團 合演望春風

2015-10-23  17:50

〔記者簡惠茹/宜蘭報導〕宜蘭國小弦樂團今天在宜蘭國小與俄羅斯與韓國表演團隊合作演出台灣民謠望春風,學生們看到許多當地傳統樂器都覺得很新奇,「第一次看到這些樂器,一起演出好好玩。」

  • 俄羅斯音樂家(中)與宜蘭國小弦樂團一起演出望春風。(記者簡惠茹攝)俄羅斯音樂家(中)與宜蘭國小弦樂團一起演出望春風。(記者簡惠茹攝)
  • 宜蘭國小弦樂團與國外表演團體合作演出。(記者簡惠茹攝)宜蘭國小弦樂團與國外表演團體合作演出。(記者簡惠茹攝)

宜蘭國小弦樂團今天在宜蘭國小與俄羅斯鳳凰四重奏與韓國表演團隊一起演出台灣民謠「望春風」,歷經排練後,演奏中加入俄羅斯傳統樂器巴拉萊卡琴、多拉琴、單簧管與手風琴,讓望春風別有一番風味。

「透過跨國音樂結合,瞭解音樂的真諦。」宜蘭市長江聰淵表示,藉由丟丟銅國際音樂節的舉辦,今天市公所特別安排國外表演團隊到宜蘭國小與弦樂團合作交流,讓學生可以在國小的教育階段就有機會向國外團隊學習,跨國交流的機會非常難得,深具教育意義。

宜蘭國小弦樂團指揮陳仕傑指出,這是弦樂團第一次與國外表演團隊一起合作演出,音樂是共通的語言,沒有隔閡限制,俄羅斯團隊非常專業,很快就抓到望春風要傳達的意境,弦樂團有這次的交流經驗,對學生也是一大收穫,讓許多學生開拓視野。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老節沒特色?宜縣府︰年年推陳出新

2015-10-21

〔記者簡惠茹/宜蘭報導〕宜蘭不老節已在十八日閉幕,國民黨議員黃定和批評十天活動期間人潮稀落,只是園遊會、運動會與歌唱比賽硬拼硬湊的組合,不符合「不老」主題;縣府工旅處回應,不老同學會、不老圓夢卡集戳章都是新橋段,內容年年推陳出新。

  • 不老節挨批參與人數少。(記者簡惠茹攝)不老節挨批參與人數少。(記者簡惠茹攝)

藍議員批人潮稀落 宣傳不足

本屆宜蘭不老節以「不老頑童」為主題,邀請金曲歌星為長輩演唱,並舉辦全國常青田徑國際錦標賽、不老棒球比賽,號召兩千五百多人創意裝扮、踩街遊行。

黃定和抨擊不老節沒特色,導致人潮稀落,參與人數很少,假日也沒有人潮,只是運動會、演唱會單項組合,沒有針對不老節的特色量身設計,宣傳力道明顯不足,沒幾個人知道,大型活動現場稀稀落落,辦成這樣子真是可憐。

綠議員肯定 但應檢討擴大參與

民進黨議員林志鴻則有不同看法,直指參與的長輩反應熱烈,表示活到七老八十了還有舞台表演,接受掌聲,覺得很開心,肯定縣府營造友善老人環境的用心,不過,縣府應檢討日後如何擴大參與度,讓更多長輩出席盛會。

工旅處回應,今年不老節除了保留往年的活力秀、歌唱大賽,新增的不老同學會,由長者與老同學合照,其他像是不老圓夢卡集戳章也獲好評,營造不少新創意。

工旅處︰行銷會再改進

工旅處分析,活動期間下了幾天的雨,參與人數確實受到影響,全縣老年人六萬到七萬人,今年有兩萬多人次參與,坦言本屆宣傳比較倉促,活動行銷會再改進。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蔣渭水歸根宜蘭 柯文哲:繼承他遺願

2015-10-19 03:01:42 聯合報 記者鍾知君/宜蘭報導

柯文哲和林聰賢聯手義賣裝置藝術「開窗」,由喜互惠董事長朱儒文(中)喊價10萬元標下。 記者鍾知君/攝影

分享

台北市長柯文哲、宜蘭縣長林聰賢和蔣渭水的孫子蔣朝根昨晚參加紀念音樂會,林聰賢感謝台北市政府大力協助,讓蔣渭水可以移靈回故鄉,柯文哲則大讚宜蘭縣的公共建築,並承諾會繼續完成蔣渭水的遺願。

音樂會前,柯文哲和林聰賢義賣兩人親自簽名的裝置藝術、紀念酒及海報,為宜蘭聯合勸募基金會籌募善款,紀念酒由蔣家第3代媳婦陳小姐喊價2萬元得標,海報則由蔣朝根以2萬標下,裝置藝術「開窗」由喜互惠董事長朱儒文喊價10萬元標下,期盼響應蔣渭水推動文化藝術不遺餘力的精神,現場掌聲不斷。

林聰賢說,這次縣府跟台北市政府合作,舉辦「上醫醫國,渭水歸根」系列活動,一方面是讓蔣渭水落葉歸根,另一方面則是讓大家了解並深愛這塊土地,蔣渭水對台灣奉獻的信念,也藉由紀念音樂會傳達給大家,希望大家能將這種理念傳承下去。

「台北和宜蘭會一起努力,讓台灣變成更好的國家!」柯文哲表示,宜蘭的公共建築非常有品質,這也是台北市政府要努力的,宜蘭每一樣公共建築的規模非常遠大,至少要計畫50年,這是他一直非常羨慕的地方。

柯文哲說,蔣渭水不僅是宜蘭和台北的代表性人物,雖然僅有短短40年生命,但創立了4個偉大的志業,特別是創立台灣文化協會,如果蔣渭水沒有試圖改變台灣人的思想和文化,台灣任何的社會運動都不會成功。

同樣身為醫生的柯文哲認為,自己的政治理念是繼承蔣渭水未完成的任務,將改變政治文化作為訴求,也希望未來台北和宜蘭能有更多合作的機會,一起努力讓台灣變更好。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悠揚交響樂中 民主醫生蔣渭水回宜蘭了

2015-10-19 03:01:45 聯合報 記者鍾知君/宜蘭報導

淺綠色室內樂團用悠揚的樂音道出蔣渭水全心全意為台灣奉獻的偉大情操,觀眾聽得如癡如醉。 記者鍾知君/攝影

分享

為迎接民主先驅蔣渭水返鄉歸根,宜蘭縣政府舉辦一系列「上醫醫國,渭水歸根」活動,昨天晚上在火車站前丟丟噹廣場舉辦「蔣渭水紀念音樂會」,一系列活動在悠揚的樂聲中畫下句點。

「蔣渭水用短暫的生命無私地發光發熱,造就台灣民主運動最重要的起跑點!」音樂會上半場由由淺綠色室內樂團、馬修連恩及許景淳演出,用悠揚的樂音道出蔣渭水全心全意為台灣奉獻的偉大情操,優美的歌聲與動人的樂曲,讓台下觀眾聽得如癡如醉。

下半場則由台北市立國樂團長鄭立彬率領樂團,演出由李哲藝作曲、游源鏗作詞的「旅程」蔣渭水交響詩,搭配「歌仔戲后」呂雪鳳的高亢唱腔,奏出史詩般的樂章,氣勢磅礡,現場還有民眾感動落淚,一同緬懷蔣渭水為國為民奮鬥的精神。

蔣渭水遺骨17日已回歸故土宜蘭,他的精神將永留台北和宜蘭,在櫻花陵園的「渭水之丘」守護著台灣這塊土地。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宜蘭教師團協 家長批出賣孩子未來

全國矚目的宜蘭教師工會團體協約一案,即將由縣長林聰賢拍板定案。42所進行團協的學校家長會長和全家盟和全國校長協會今天發表聯合聲明,認定這份教師團協是「出賣孩子的未來」,他們反對到底。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張旭政回應,不管是教師團體協約或是工會幹部會務假,都是法律授予教師的權利,家長及校長團體出來反對,那是對法治的侮辱。

宜蘭縣教育處代表縣內42所學校與宜蘭縣教師工會談團體協約引發社會各界高度關注,原本爭議的「每天工時8小時」、「不站導護」、「寒暑假返校2天」等內容均已刪除,目前留下「教師工會幹部有會務假」、「學校代扣工會會費」及「禁搭便車條款」等內容。

宜蘭縣府教育處已完成說明會,家長團體指出,談判和說明會過程,幾乎不尊重家長的聲音,其中關於「工會會務假」、「代扣會費」等條款,往來叫價,事涉公共利益,最受爭議。尤其,依據現有團協版本,未來是否要進行教師評鑑等事項都需經工會同意,將造成工會治校。

偏偏宜蘭教師團協42所學校校長都已在本周簽屬同意,即將由縣長拍板定案,家長團體指出,理解校長們人在屋簷下的壓力,但是對於宜蘭這一大群校長的鄉愿,造成全國各校即將風風雨雨,必須表達強烈遺憾。(中時即時)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蔣渭水骨起靈歸葬宜蘭

2015-10-17 10:11:10 聯合報系攝影中心 記者黃威彬╱即時報導

民主先驅蔣渭水歸葬宜蘭,今天上午舉行起靈儀式,台北市長柯文哲(右)和宜蘭縣長林聰賢(左)將象徵蔣渭水精神的文物交給後人。

記者黃威彬/攝影

分享

記者黃威彬/攝影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蔣渭水周六移靈 故居定址牌揭幕

 
/宜蘭報導
蔣渭水周六移靈 故居定址牌揭幕
蔣渭水位於宜蘭市中山路二段、民權新路交會處的故居地定址牌昨揭幕。(簡榮輝攝)

台灣早期民主運動催生者蔣渭水,將於17日自台北市六張犁墓園移靈宜蘭礁溪櫻花陵園「渭水之丘」,台北市府與宜蘭縣政府舉辦系列「上者醫國 渭水歸根」活動,並在蔣渭水故居處設立一座定址牌,昨日揭幕,未來將成宜蘭重要人文景點。

宜蘭縣長林聰賢昨表示,蔣渭水於日治時期為台灣人民爭取民主權利,出身宜蘭卻葬在台北市。這些年,經蔣渭水家屬、宜縣府、北市府三方溝通協調,選定17日移靈回礁溪櫻花陵園,長眠地點可俯視蘭陽平原,命名「渭水之丘」。

蔣渭水基金會執行長蔣朝根表示,許多人都聽過「蔣渭水」大名,卻多半不清楚其對台灣的奉獻,如今在各界協助下,蔣渭水得以移靈回故鄉長眠,也讓其生平繼續留芳後世,意義非凡。

「同胞須團結,團結真有力。」醫師陳永興唸出蔣渭水生前名言,他提到,蔣渭水「上者醫國」的想法在醫界備受尊敬,自己也深受薰陶,才會選擇為人權奔走。

蔣渭水故居位於宜市中山路二段、民權新路交會處,定址牌就坐落路旁一隅,提供民眾追溯這位台灣熱血革命家的生命地圖。

宜蘭市前市長陳金波曾把蔣渭水故居前道路命名「渭水路」,頗具紀念意義。不過,2003年路名整併計畫,諮詢性公投結果,渭水路改為中山路二段,直至2006年國道5號命名「蔣渭水高速公路」,宜蘭才重新有一條以「渭水」為名的道路。

如今,宜蘭市公所著手研擬將「崇聖街」緊鄰中山公園的路段,改名「蔣渭水路」或「渭水路」,中二選一;目前宜縣府與蔣渭水基金會均屬意「渭水路」,避免與國5同名。(中國時報)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宜蘭市崇聖街 「渭水路 」再現

2015-10-15

〔記者簡惠茹/宜蘭報導〕「消失的渭水路再現!」宜蘭市公所為了紀念蔣渭水,決定將蔣渭水母校中山國小,以及接鄰的宜蘭國小前的崇聖街,改名「渭水路」;兩所國小都表示樂觀其成,但也建議可否保留崇聖街,再以加上「別名(渭水大道)」方式進行。市長江聰淵說,會協助學校辦理行政作業變更。

  • 中山國小與宜蘭國小前的崇聖街將改名渭水路。(記者簡惠茹攝)中山國小與宜蘭國小前的崇聖街將改名渭水路。(記者簡惠茹攝)

宜蘭市曾經有「渭水路」,但因台語諧音(丟臉之意)引起反彈。二○○三年八月,縣府為了整併鄉鎮市路名,透過諮詢性公投,民眾投票決定將渭水路改名為中山路,消失於歷之中。

市長江聰淵表示,蔣渭水是中山國小校友,學校前的崇聖街是每天上學必經之路,市公所規劃校前這段崇聖街改名「渭水路」,已經與兩校會勘協調,將著手進行改名行政作業。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紀念蔣渭水貢獻 「渭水路」將重現宜蘭

〔記者簡惠茹/宜蘭報導〕為了紀念蔣渭水為台灣民主的貢獻,再加上蔣渭水是中山國小校友,市公所將把宜蘭國小與中山國小前的「崇聖街」改名為「渭水路」,市公所上週已與兩所國小協調會勘,市長江聰淵表示將把崇聖街改名渭水路,市公所會全力協助兩校更改行政作業。

  • 中山國小與宜蘭國小前的崇聖街將改名渭水路。(記者簡惠茹攝)中山國小與宜蘭國小前的崇聖街將改名渭水路。(記者簡惠茹攝)

宜蘭市內曾經有一條「渭水路」,但是因為台語發音不好聽引起民眾反彈,再加上2003年8月,宜蘭縣政府為了整併鄉鎮路名,透過諮詢性公投,民眾投票決定將渭水路改名為中山路二段。

市長江聰淵表示,蔣渭水是中山國小畢業校友,宜蘭國小和中山國小前的崇聖街更是他每天上學必經之路,市公所規劃將這段崇聖街改名,以紀念為台灣民主奮鬥的先賢蔣渭水,已經與兩校會勘協調,公所著手進行改名作業。

「除了更名,也可以為崇聖街加上別名的方式進行。」中山國小與宜蘭國小兩校校長都提出建議,如果要更名成渭水路都樂觀其成,但是會增加許多行政作業,或許可以像國道五號別名是蔣渭水高速公路的方式紀念蔣渭水。

中山國小校長陳銘珍表示,蔣渭水是中山國小的大學長,第八屆的畢業生,更改路名紀念他,學校當然樂觀其成,但是如果真的要改,未來會面臨許多行政作業,例如公文等公務資料、校舍地址等等。宜蘭國小校長施智文指出,能夠以蔣渭水精神命名具有教育意義,但是改名會造成後續行政程序困擾,上次會勘後市公所表示會協助處理。

除了渭水路重現以外,也常有中山公園是否改名「渭水公園」的聲浪出現,江聰淵表示,目前還在討論中,由於中山公園內目前不只有孫中山銅像,還有蔣中正銅像,未來也不排除新增蔣渭水銅像,讓公園內呈現的歷史意義更加多元。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陳定南宜蘭治河精神 新書披露

2015-10-15 02:39:32 聯合報 記者吳佩旻/三星報導

新書發表會上,作者謝國鐘(左起)邀請到曾參與治理冬山河的郭中端、江惠珍、坂元卯及北條健志相聚。 記者吳佩旻/攝影

分享

為緬懷宜蘭前縣長陳定南為冬山河傾注心力,建築師謝國鐘將當年與陳定南、郭中端等訪談紀錄集結成《冬山河的八十年代》一書,讓宜蘭人看見一段關於人與土地的對話。

80年代的冬山河,飄著臭味且常氾濫,當時的縣長陳定南初步構想河道又寬又直,可作為龍舟賽場地,於是找來國際級建築師,但因缺乏資金與文化隔閡,透過交通部觀光局前技正江惠珍、郭中端與郭繼宗等人完成冬山河疏通工程。

作者謝國鐘表示,在一次郭中端的課堂上,開啟了記錄冬山河規劃設計過程的想法,於是訪問當年靈魂人物陳定南、郭中端、樋口裕康、江惠珍、郭繼宗出版成書。

郭繼宗回憶,規劃冬山河工程期間,陳定南不斷開會、討論,每天提著公事包到中央要經費,還曾經一次開會吃了4個便當,會議從中午開到隔天凌晨沒間斷,那堅持不懈的精神令人印象深刻。

陳定南的兒子陳仁杰參與新書發表會,全書以口述方式記載,完整呈現當時場景,在閱讀過程中,彷彿聽見父親就在耳邊呢喃,感受到父親的溫度;他也希望此書能讓社會大眾品味跳越政治色彩與立場,而共同完成一件事情的感動。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