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5年04月16日14:52 

雪隧開通後,雖拉近台北和宜蘭的交通距離,卻同時讓投資客從城市轉移至郊區,從房屋掠奪到農地。
 
宜蘭縣政府為遏止農地繼續遭受濫建,今年2月宣布暫停發放農民資格、農舍建造執照與農業設施容許使用證明,並研擬「興建農舍申請人資格暨農舍設計審查辦法」新草案,將重新認定農民資格,嚴格限縮農舍興建。
 
長期關注台灣農村發展及農民生計的民間組織台灣農村陣線,日前在臉書發起「農舍非農用?百大經典豪華農舍」的活動,希望集結大眾力量,讓更多人了解台灣農地已非農用,早悄悄成為房地產市場中的待售商品。
 
台灣農村陣線研究員陳平軒表示,2000年《農發條例》後,對農地農有的規定大規模放寬,任何人都能購買農地。管地不管人的情況下,導致農地「建地化」亂象產生。他分析,許多人放棄購買城市的高價房子,轉戰宜蘭周邊買農地、建農舍,購屋成本也降低不少。
 
陳平軒解釋,宜蘭多數農舍都不符合興建農舍規定中「建蔽率10%」的規定,即指若農地為500坪,僅能建地坪80坪的農舍。許多豪墅都是將整塊農地以水泥填平後再興建,造成農地沒有復育的機會。
 
據宜蘭縣政府統計,宜蘭近10年共消失1900公頃的農地,卻增加7600棟農舍,平均每年增700多棟。更具體的說法是,「農舍毒瘤」以1天多2棟的速度持續蔓延全縣。陳平軒進一步解釋,若1公頃農地最多可產6000公斤的稻穀量來計算,消失的1900公頃農地,1年可養25萬人!
 
本月7日,宜蘭縣政府提出農舍管制的實際方案,但陳平軒卻表示相當失望,他說「在最新的方案中,對農民資格的認定仍過於寬鬆,且政府若無法對取得農民資格者進行後續是否從事務農工作的普查,那對農舍管制的美意將淪為鏡花水月罷了!」
 
好山好水的宜蘭有不少「新移居小農」,台北人吳紹文表示,自己只是數百人中的1位,他說「來到沒地、沒房的宜蘭,甘願為了種田過租地、租房的生活。」吳紹文也表示,自己居住的冬山鄉柯林村,已成外來買家「掠地」的1級戰區,農地濫建農舍的情形相當嚴重。
 
談到台灣農業自給率不足的現實問題,吳紹文認為台灣民眾應多關心環境、自然與人之間的關係。採訪最後,記者問他未來是否有可能回到台北定居,吳紹文毫不猶豫的回答「不可能啊,如果信義計劃區可以恢復成稻田的話,應該可以考慮!」(鄒雯涵/宜蘭報導)

移居宜蘭的小農吳紹文原本是台北人,雖務農辛苦,但他卻堅決不再回城市生活。鄒雯涵攝

 

農地建地化 宜蘭豪墅橫行

 

宜蘭農地濫建成為農舍的亂象,已到了不可遏止的程度。鄒雯涵攝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Vadim 的頭像
Vadim

Vadim 雜記本

Va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